近日,在航天科技集团七院7111厂驻村干部曲亮的带领下,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甘孜县昔色乡四别村会计向巴打则,带着洁白的哈达和锦旗来到7111厂,感谢一年多以来7111厂对四别村的关心和帮助。
向巴(左四)送来锦旗和哈达。 单位供图
向巴作为村里唯一的大学生,是第一次来成都;锦旗是四别村全体村民出钱,到距离村子30多公里的县上广告公司定做的;哈达是村民们自己亲手织的……出发那天,村民们都想将自家最好的牛肉干、青稞、酸奶、麻花,让向巴一并带到成都。
“晚上村子里亮了”
“我们这里一到晚上到处都是黑的,野猪成群结队地窜到村里,破坏我们的财物。”村民们一提到野猪,都直摇头。
为给24户人家安装太阳能路灯,曲亮联系了销售方,从7111厂职工的捐款中拿出一部分钱买了材料,带领村民们一起自己动手安装。路灯亮的那天晚上,全村人不约而同地守在自家门前,虔诚地等待着亮灯的那一刻。当路灯发出微弱的光亮,逐渐越来越亮,直到将家门前的那条小路照得一清二楚时,村民们沸腾了。有的村民通宵未睡,看着路灯一直亮到天亮。
“现在晚上村子里亮了,野猪再也不敢来了。”村主任的笑容里充满了幸福感。
“我们也想种植藜麦”
在堆西娘娘山上的大棚里,村民们在曲亮的带领下,种植了蘑菇、芹菜、韭菜、南瓜、四季豆等蔬菜,吃上了新鲜的蔬菜。但由于恶劣的条件和有限的空间,大棚种植只能解决村民们日常的需要,难以形成产业。
曲亮(左)和村民播种藜麦。单位供图
在7111厂的支持下,曲亮选择种植经济价值高、种植条件适宜的三色藜麦,村民们头一次听说藜麦,不敢轻易冒险。全村只有老党员日青则玛,出于对曲亮的信任和感激,答应将自家的地作为试验田。
今年6月播撒种子,浇水、催芽、补种、除草、施肥,曲亮精心呵护着麦苗,把每个阶段的生长情况录成视频发到村民微信群里。仅一个多月,试验田里已是绿绿的一片,长势喜人。8月初,藜麦开始结籽,白的、红的、黑的,颗颗饱满。现在,村民们也天天来看这块地,藜麦的生长速度让他们意想不到,大家蠢蠢欲动,有四五户人家来找曲亮说:“我们也想在自家地里种植藜麦。”
村民们对种植藜麦态度的转变,使曲亮信心大增。他更加精心照料着这片麦田,计划等到这片试验田的藜麦试验成功后,带领更多的村民开展种植,让大家都品尝到科学致富带来的喜悦。
“我要当曲书记”
村主任家的两个孙子成绩不好,受长辈影响不想继续读书,曲亮告诉他们:要接受最先进的教育。他说服村主任,把两个小孩接到村委会和自己同吃同住,一起学习。
如今,村中26个正在读书的孩子全都跟着曲亮学习,他们学习汉语,看航天发射视频,拼火箭模型,做水火箭试验,一起用曲亮买的天文望远镜看星星,听他讲星座和航天员的故事……
“原来还有这么洋气的职业”,孩子们眼睛里闪着光。
今年,七院工会和助学及帮扶调研组开展的“青苗培育”工程还为村里小升初、初升高的学生发放了助学金。
现在,村里的孩子都想上学,没有人再想放弃读书了。
七院工会副主席问村主任家的两个孙子:今后想干什么?大孙子说:“我要上四川航天技术学院。”小孙子说:“我要当曲书记。”
曲亮相信再有两代人的乡村振兴,就能改变整个村子。
“温暖我们的心”
这次来成都,向巴受到了厂党委书记向阳、党委副书记胥鹏的热情接待。7111厂向她赠送了天宫二号与“神十一”飞船对接的航天模型。厂工会还帮助身体不适的她免费体检,并持续跟踪后续治疗情况。
早在去年12月,向巴就手写了一封感谢信,寄给向阳书记。她在信中写道:感谢您在2021年12月1日前往3400米海拔的甘孜藏族自治州甘孜县昔色乡四别村,入户慰问了我的母亲邓珠拉姆……感谢四川航天派出的驻村干部,帮助我们,温暖我们的心。
这封信由于原址不详,寄了3次被退回3次,直到今年6月28日才辗转交到向阳书记手中,信中饱含了四别村村民对七院和7111厂给予定点帮扶的感激之情。
一年来,7111厂持续做好“精准帮扶”工作,为四别村捐款捐物,“输血”“造血”,培养乡村振兴带头人,推动地方经济实现新发展。今年,7111厂向24户村民发放慰问金及物品2.4万元,继续传递烽火温暖。
现在,曲亮和向巴又回到了村里。发展产业、人才教育、为生病的村民看病就医,改变村民的生活饮食习惯,改善村委会党建基础设施……曲亮继续为村里的发展建设忙碌着,他要为实现美丽乡村播撒一粒粒幸福的“种子”,守护着它们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孙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