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智:28年守护载人火箭安全

文章来源:中国航天报 发布时间:2020-12-11

人物名片:张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一院型号总设计师、研究员

获奖感言:中国的飞速发展和取得的瞩目成就,是千千万万劳动者在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下,团结一心、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勇于创新的胜利成果。中国航天为祖国国防建设、科技发展和经济建设所作出的贡献让我感到荣耀与自豪。作为中国航天的建设者之一,我为生活在这样一个新时代、从事着自己热爱的事业而感到幸运。我们要团结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努力拼搏、奉献才智、攻坚克难,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从事航天事业28年来,航天科技集团一院型号总设计师张智一直从事运载器总体设计工作,亲历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整个研制历程,参加了载人航天工程所有发射任务。可以说,这28年是不断攻坚克难的奋斗历程,同时也是收获荣誉和奖励的过程。张智曾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多项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以及集团公司载人航天先进个人等荣誉。

长征二号F火箭是中国第一种专为发射神舟飞船而研制的载人运载火箭,与一般的运载火箭相比,它多出两个系统,即故障检测处理系统和逃逸系统。在任总体副主任设计师期间,张智制定出中国第一型载人运载火箭逃逸系统设计方案,解决了逃逸飞行器适应倾倒故障的关键问题,并提出用系统飞行仿真的方法开展验证,对我国运载火箭逃逸系统的从无到有,从技术上起到了谋划指引、协调促进的作用。

在载人运载火箭出现故障时,成功逃逸的前提是正确及时地诊断出故障。

在完成逃逸系统研制工作后,张智开始从事火箭总体工作,主要研究火箭的故障判据。他应用先进技术梳理出300余种可能需要逃逸的故障模式,对这些模式进行仿真分析,最终确定以姿态和过载作为检测故障的依据。张智还创新性地提出有效防止漏逃和误逃的方法,提出载人火箭载荷设计应考虑逃逸的需要;为确定故障门限,他进行了大量的仿真分析工作。这些工作都为中国载人运载火箭的高可靠、高安全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2003年神舟五号首次载人飞行成功后,飞行过程中出现了一个令航天员较难承受的8赫兹振动。

作为专题分析组的副组长,张智组织技术专家一起收集本次飞行和以往飞行数据,确认问题的性质和初步机理,最后确定在后续火箭芯级上采用大能量的蓄压器。在长二F遥六火箭飞行后,他又进一步提出了使用变能蓄压器的方案,成功地解决了8赫兹振动问题,使中国载人运载火箭不仅安全可靠,而且更加舒适。

张智多次担任发射场火箭现场指挥,负责火箭在发射场期间的装配、运输、测试、技术协调、故障现场处理等工作。其间,他曾两次在火箭进入射前程序时及时组织技术人员处理紧急事件,保证了火箭准时发射。

接任长征二号F火箭总设计师后,张智带领队伍以首飞工作标准和严慎细实的工作作风,大力协同、精益求精。到目前为止,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发射的1个目标飞行器和1个空间实验室、11艘神舟飞船全部取得圆满成功,为航天员出舱活动、交会对接任务、空间实验室任务的圆满成功作出了应有贡献。(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