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发布!航天科技集团2021年十大新闻

文章来源: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1-12-31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也是中国航天事业创建65周年。

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取得重要进展、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航天科技集团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取得显著成果、武器装备研制试验捷报频传、长征火箭发射次数突破400、航天系列精神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在过去的一年里,集团公司工作亮点突出、重大事件引人瞩目。

以下是航天科技集团2021年十大新闻,让我们共同回顾集团公司一年来取得的骄人业绩。

一、习近平总书记会见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星际探测开启新征程

2021年2月2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会见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并参观月球样品和探月工程成果展览。他指出,要弘扬探月精神,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勇攀科技高峰,服务国家发展大局,一步一个脚印开启星际探测新征程,不断推进中国航天事业创新发展,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习近平会见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时,同孙家栋、栾恩杰等亲切交流(图片来源:新华社)

嫦娥五号任务是我国复杂度最高、技术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统工程。任务的圆满成功,标志着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规划圆满收官,是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攻坚克难取得的又一重大成就,是航天强国建设征程中的重要里程碑,对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嫦娥五号任务圆满成功后,取回的月壤分别在国家博物馆及中国香港、澳门等地向公众展出,月球样品科学研究也正式启动并取得系列研究成果。以嫦娥五号任务为新起点,我国探月工程四期和行星探测正在陆续推进实施,航天科技集团任重道远。

二、习近平总书记致电祝贺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发射成功,空间站在轨建造取得重要进展

2021年4月29日,长征五号B遥二火箭成功将中国空间站工程首个航天器天和核心舱精准送入预定轨道,我国空间站在轨建造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致贺电,指出建造空间站、建成国家太空实验室,是实现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的重要目标,是建设科技强国、航天强国的重要引领性工程。

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径向交会对接示意图(图片来源:航天科技集团五院)

此后,天舟二号、天舟三号货运飞船圆满完成空间站建造阶段两次货物运输任务;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随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入轨,开启为期半年的太空工作生活。两个航天员乘组完成4次太空出舱既定任务,获得各方瞩目。

我国空间站工程使用的空间站各舱段、载人飞船、货运飞船、中继卫星及发射这些航天器所使用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均由航天科技集团抓总研制。

三、习近平总书记致电祝贺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2021年5月15日,由航天科技集团研制的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成功。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致贺电,并勉励参研参试人员坚持科技自立自强,精心推进行星探测等航天重大工程,加快建设航天强国,为探索宇宙奥秘、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天问一号探测器“着巡合影”(图片来源:国家航天局)

6月11日,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火星首批科学影像图揭幕,标志着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火星,迈出了我国星际探测征程的重要一步,实现了从地月系到行星际的跨越,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了中国人的印迹,这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又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进展,也是人类航天器首次成功实现通过一次任务完成火星环绕、着陆和巡视三大目标。

四、隆重庆祝建党100周年,航天科技集团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取得显著成果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航天事业创建65周年,航天科技集团党组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资委党委决策部署,在全集团范围内广泛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深刻感受思想伟力,汲取智慧力量,切实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实现了党史学习教育和实际工作相互促进、学习成效和工作成果相得益彰。在《学习时报》刊发集团公司党组理论文章,在省部级主要媒体发表各单位理论文章80余篇,不断深化学习研究成果;空间站建造、火星探测、型号飞行试验等重大工程任务的圆满完成,充分展现了党史学习教育的实践成果;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解决了2900余个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办实事成效显著。这一年,集团公司以“弘扬百年奋斗精神、推动航天强国建设”为主题,组织开展了系列活动,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总台央视《新闻联播》报道航天科技集团党史学习教育开展情况

这一年,集团公司人才建设硕果累累,新当选两院院士5人,集团公司两院院士增至36位;集团公司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作经验交流,主流媒体聚焦报道。同时,选树一批重大典型,陆元九院士荣获“七一勋章”, 2个集体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8人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4个集体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1人获评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4个集体和个人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五、武器装备研制试验捷报频传,国家安全战略基石更加牢固

2021年,集团公司紧密围绕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需求,加快推动关键技术攻关,推动装备体系化、实战化发展,导弹武器装备研制和飞行试验捷报频传,装备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我国在关键技术领域迈入世界前列,为履行富国强军使命、支撑世界一流军队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第十三届中国航展航天科技集团展区(总台央视《新闻联播》画面)

六、长征火箭发射次数突破400,全年实施48箭、103颗航天器发射任务创年度纪录

2021年12月10日,由航天科技集团研制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完成第400次发射——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实践六号05组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是我国迈向航天强国征程中的又一标志性成就,标志着航天事业站上了新的历史起点。

2021年中国长征火箭发射集锦

2021年是中国超级航天年,集团公司加强科研生产精细化管理,提升质量管理基础能力,荣获中国质量奖,进一步打牢了高质量保证成功、高效率完成任务的基础。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保持高密度发射态势,全年共实施48箭、103颗航天器发射任务,年发射次数首次进入“40+”时代,创下年度发射次数的最高纪录。其中,两次发射最短间隔仅4个多小时,实现7天时间内密集实施4次任务连战连捷;长征七号A运载火箭成功发射试验九号卫星,我国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家族又添新成员;长二丁火箭成功发射“羲和号”探测器,推动我国进入“探日时代”。

七、嫦娥四号工程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集团公司科技创新自立自强迈出坚实步伐

2021年10月21日,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在京开幕,载人航天、月球探测、北斗导航等一大批航天科技自主创新成果成为展览的亮点之一。在同年11月召开的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航天科技集团荣获11项奖励,获奖数量居军工集团首位。“嫦娥四号工程”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集团公司作为牵头单位的1个项目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个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集团公司参研的1个项目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2个项目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4个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现场(宿东 摄)

这一年,集团公司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矢志科技自立自强,加快打造航天领域原创技术策源地,持续健全技术创新体系,自主掌握一大批关键核心技术,科技创新取得丰硕成果。这一年,集团公司积极拓展产学研合作,知识产权持续高质量发展,专利申请量再创新高。在第22届中国专利奖中获金奖1项、银奖3项、优秀奖10项,列军工集团首位。3个项目在第三届央企熠星创新创意大赛中获得一等奖、二等奖和优秀奖;7个项目在第二十五届全国发明展览会上荣获金奖,5个项目获银奖。

八、“十四五”实现开门红,集团公司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2021年,集团公司系统推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和“3+1”改革任务各项举措,改革力度深度和经营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航天技术应用及服务产业重点板块快速发展,各项任务圆满完成,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这一年,集团公司携170余项航天科技成果参加第十三届中国航展,签署合作协议及合作意向50余项,签约金额480亿元,创历史新高。集团公司经营发展再获佳绩:2020年度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结果位列央企第一,连续17年获得A级,并连续8年位列央企前十。此外,集团公司第七次上榜《财富》世界500强榜单,实现连续7年榜上有名。

航天科技集团召开第八次工作会议(宿东 摄)

2021年8月,集团公司召开第八次工作会议,部署未来三年发展改革任务,发布《集团公司“十四五”综合发展规划》,向着建设航天强国战略目标砥砺奋进。经过集团公司上下持续努力,“高质量保证成功、高效率完成任务、高效益推动航天强国和国防建设”的发展目标取得重要阶段性进展,“三高”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初步构建,理论探索、实践创新、成效经验等方面都取得全面进步,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九、航天系列精神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航天精神持续激发爱国热潮

2021年,党领导中国航天人在实践中铸就的“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探月精神和新时代北斗精神被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第一批伟大精神,充分体现了航天系列精神与中国共产党人伟大精神一脉相承,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21年,集团公司举办新时代航天精神先进事迹报告会,开展“声波里的中国航天”航天精神故事朗读活动,通过“线上+线下”“讲述+朗读”等方式,让航天院士专家、明星公众人物和社会大众一起参与航天精神传播,有效扩大了航天精神的覆盖面、影响力和带动力。集团公司1家单位获中宣部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新增1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1处国家工业遗产等红色资源,成为航天精神教育的鲜活教材。

“时代精神耀香江”活动现场(孙瀚东 摄)

航天科技集团加大航天精神弘扬力度,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宣讲宣传,推动航天精神“走出去”。航天院士专家和青年代表赴港参加“时代精神耀香江”系列活动,走进香港2所高校和6所中学举办公开讲座,介绍我国航天发展成就,宣介伟大航天精神,在香港掀起“航天热”和“爱国潮”。集团公司组织院士赴澳门参加院士专家进校园活动,增进了澳门青少年对我国航天事业的浓厚兴趣,激发了强烈的爱国热情。

十、航天科技国际合作探索新模式,海外“朋友圈”不断扩大

2021年,航天科技集团冲破疫情阻力,加强国际市场开发主动性,积极抱团出海,探索开发国际合作新模式,国际化经营指标超额完成,“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快。签署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拼车发射服务合同,“长征快车”发射品牌进一步叫响。卫星通信、遥感、导航国际应用不断扩展,实现首条外籍船舶接入“海星通”卫星通信平台,协调空间与重大灾害国际宪章机制多国卫星资源服务地震救援。

航天科技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吴燕生在“2021空间技术和平利用(健康)国际研讨会”上致辞(王磊 摄)

这一年,由航天科技集团研制的天通一号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实现亚太区域覆盖,多类卫星为“一带一路”倡议提供信息保障,援乌拉圭气象移动地面应用系统开展应用,生态环境部援博茨瓦纳气象机动站项目成功中标。集团公司以第四届进博会、第十三届中国航展等为平台,与国内外伙伴畅谈合作,海外“朋友圈”越扩越广大。

(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