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奉献代代传——记五院508所“学雷锋小组”

文章来源:中国航天报 发布时间:2022-03-11

1982年,全国正值“学雷锋、树新风”的高潮时期,当时航天工业部五院508所后勤团支部的7名共青团员自发组成了学雷锋志愿服务小组。在得知所退休职工夏英居老人生活困难的消息后,他们开始了长达7年的帮扶之路,不离不弃照顾老人的生活起居,直至老人离世。

戚发轫院士、508所青年志愿者和打工子弟学校的孩子们在一起。范学超 摄

整整40年间,508所“学雷锋小组”就像一束阳光,照亮并温暖越来越多的人。

志愿服务薪火相传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小组规模的日益壮大,在508所党委的指导下,学雷锋志愿服务小组也成长为青年志愿者服务总队,服务范围也逐渐丰富扩充,覆盖至职工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

2003年,由该所青年志愿者服务总队发起“育才”义务家教服务计划。计划一推出,就受到了职工的热烈欢迎。志愿者们不畏辛劳,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最大限度满足孩子的辅导需求。回到宿舍,他们还要规划下次课的内容,进行备课,有时甚至要忙到后半夜。经过志愿者持续不断的服务,孩子们的学习成绩均有了相当幅度的提升。许多年后,其中的不少孩子依然通过写信的方式,向当时帮助过他们的叔叔阿姨们表达着感谢。

“育才”义务家教服务计划启动后,该所青年志愿者服务总队正式更名为雷锋志愿服务队,下设若干分队。队员涵盖所全体35岁以下青年,团员青年志愿者(北京)注册率达到95%,志愿服务的范围也进一步拓展到社会志愿服务领域。

勇于担当时代责任

时光飞逝,雷锋志愿者服务队的脚步从未停歇。从2009年服务队带领第一所打工子弟学校——北京明圆学校的30多名学生走进五院,到2010年服务队前往兴旺小学为孩子们科普航天知识,再到2011年服务队走进大兴“希望之家”,为孤残弃婴送去了近3万元的爱心物资。服务队的平凡善举如一缕阳光照亮留守儿童的心,守护着孩子们对知识的无限渴望。

2013年,508所搬迁航天城,雷锋志愿服务队积极适应变化,在航天城属地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打造了“团·聚”系列航天主题志愿服务项目,设计并实施了“团聚归雁”“团聚雏雁”“团聚征雁”“团聚头雁”四大服务活动模块,分别面向空巢老人、打工子弟、退伍老兵、航天领军人物,将航天志愿服务与航天文化传播相结合。

2015年,五院团委组建“巡天”青年志愿服务总队,508所雷锋志愿服务队成为其中的重要力量,并于当年在海淀区振兴小学牵头成立了全国首家航天科普教育志愿服务辅导站。此后7年,服务队每年都会准时到振兴小学报到,持续为孩子们送去爱心和正能量。在志愿者们的共同努力下,“揽月”航天科普角顺利建成,纯真美好的航天造梦工厂应运而生。

不断传承续写风采

如今,90后逐渐成为508所志愿服务队的主力军。他们接过前辈传递的接力棒,走在了志愿服务的最前沿。这群青年带着自己为退休老同志们准备的针织画材料、精心编写的手机生活应用教程、认真挑选的养生保健书籍来到508所离退休活动中心,与老同志们一起制作了一幅幅寓意健康美好的针织画。

这群来自508所雷锋志愿服务队的青年们,还接受了所团委的聘任,被授予“红色管家行动特派员”称号,他们承诺将继续为该所敬老爱老服务的有效落实而努力,让青春伴夕阳的行动不断温暖航天大家庭。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青年志愿者们冲锋在前,开展了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每天上班早高峰千余人的测温,他们站好第一班岗;每个工作日600余份盒饭和周末的加班餐,他们安全有序、快速分发到位;他们还利用新媒体优势,制作了508所漫画人物形象的专属防疫表情包,宣传普及防疫知识……青年志愿服务队在疫情防控中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为夺取疫情防控和科研生产双胜利作出了贡献。(李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