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间里阳光充足,偶尔响起低语声,缝纫机咔哒咔哒走个不停。红伞衣、白伞衣交替缝织,伞幅越来越宽,由径向带、纬向带、垂直带连接起来,最终制成神舟飞船主伞。
这间缝纫车间位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五院508所,承载着我国航天器降落伞的缝制工作。由于航天飞行器降落伞的特殊性,产品的每一幅、每一环、每一个针脚间距都有严格要求,整个制作流程几乎全部由人工来完成。
当神舟飞船载着3名航天员如期返回,在距地面约10公里的高度,返回舱的速度降到约每秒200米,此时多级开伞程序启动。首先,伞舱盖自动打开飞出引导伞,引导伞再拉出减速伞,减速伞工作几十秒后与返回舱分离,同时拉出主伞。
一朵红白相间的伞花在空中绽放,主伞展开后足足有1200平方米。返回舱的下降速度逐步减缓,由每秒80米减到每秒40米,然后再减至每秒7~8米。
经过层层开伞减速,在距地面高度约1米时,返回舱精确控制4台着陆反推发动机,通过反推“刹车”的方式,将速度降至约每秒2米,实现精准软着陆。
“保证状态稳定是我们最大的成功。”508所降落伞研制中心技能大师牛国永说,神舟飞船的降落伞对手工要求最高,一般要工作3年以上的熟练工才能上手缝纫。
在降落伞研制中心,心灵手巧的“女将”人数更多,也不乏做事细致、勇于创新的男同事。其中,伞衣的连接部位最为脆弱,需要用芳纶材料特制的丝线精准缝纫,这些精细活儿多是由“织女”们来负责;把百公斤大伞装进伞舱的力气活儿,多由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们牵头来做。
在建造中国空间站的这几年,508所降落伞研制中心圆满完成了从神舟十二号至今的历次返回任务,一针一线细细缝制,为航天员重返地球保驾护航。
环帆伞、十字形伞、锥形带条伞……无论是在备受瞩目的东风着陆场,还是人迹罕至的空投试验场,508所降落伞加工中心制造的各型降落伞产品成为航天事业发展中的一道美丽风景。
由于工作原因,缝制降落伞的航天人鲜有机会到发射场,亲眼见证自己的工作成果。虽然有遗憾,一位年轻的女职工却说:“一针一线为航天员织就回家之路,这正是我们的工作。”(胡蓝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