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第十五届中国航展开幕,航天科技集团携嫦娥六号探测器等近200项高科技成果重磅亮相。
在参展展品中,有约150项是首次亮相,新展品比例达75%。展台前人气高涨,观众络绎不绝,大家近距离接触航天大国重器,探索航天科技的奥秘。
“嫦娥六号”展示航天重大成就
航展一开幕,航天科技集团展区的“嫦娥六号”“鹊桥”就吸引了大批观众驻足观看。
作为我国迄今为止最复杂的深空探测任务,嫦娥六号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月球背面采样返回,是中国航天“敢上九天揽月”、勇闯创新“无人区”的又一重要探索。其中,嫦娥六号探测器、鹊桥二号中继星均由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抓总研制。
此次展出的嫦娥六号探测器着上组合体,在任务中负责落月、月面采样封装及起飞工作,开创了人类航天器在月球背面采样、在月球背面起飞等多个“首次”,并在古老的月背留下了一个永恒的“中”字印记。
在嫦娥六号任务中,鹊桥二号中继星先行出征。“鹊桥二号”可为探月工程四期及后续国内外月球探测任务提供中继通信服务。
与2018年发射的鹊桥号中继星相比,鹊桥二号中继星实现了一系列重大技术跨越与性能提升。
不远处,国家航天局展台展出了嫦娥六号任务从月球背面采集带回的人类首份珍贵月壤。两组展品隔空呼应,展示了航天强国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
长征家族新成员闪亮登场
长征六号丙、长征八号甲、长征十二号、重型运载火箭……本届航展,长征火箭家族大批“新成员”悉数亮相。
放眼望去,“新成员”中“个子最高”的是重型运载火箭。重型运载火箭体现我国更大更远、自主进出空间的能力,是我国综合国力和航天强国建设的重要标志。其任务场景涵盖深空探测与开发、大型空间战略基础设施建设、全球1小时百吨级战略投送等。
我国重型火箭研制采用“系统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和“模块化、通用化、系列化”发展思路,形成了由三级串联构型、两级串联构型、两级完全重复使用构型组成的系列化型谱,分两个阶段实现重型运载能力和完全重复使用,覆盖近地到深空各类探测任务需求。
重型火箭旁的长征六号丙运载火箭已经于今年5月成功首飞。长六丙火箭是面向商业市场的“新质火箭”,它有三大特点:结构简——单芯级两级构型,承载重——5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约2.4吨,适配大——可适配最大规格为4.2米的卫星整流罩。
长六丙火箭身边的“伙伴”长八甲火箭将于明年1月在海南文昌我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首飞。
长八甲火箭具备性能先进、低成本、高可靠、快速发射等特点,满足未来低轨巨型星座组网发射需求。
长征十二号运载火箭也将于近期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首飞。长十二火箭首创的3.8米箭体直径设计,可实现箭体直径与发动机数量的最佳适配,同时可铁路运输至全国各个内陆发射场,称得上“不畏山海均可抵达”。
探索太空动力澎湃
发展航天,动力先行。高大的火箭模型旁边,多型发动机实物展出,让观众近距离了解运载火箭的“心脏”。
面向商业市场,80吨级液氧甲烷发动机、70吨级开式循环液氧煤油高空发动机重磅亮相。
80吨级液氧甲烷发动机是一款面向商业航天市场推出的大推力重复使用发动机。研制人员突破了发动机多项关键技术,同时努力探索新的生产试验模式,进一步加快发动机迭代速度,支撑发动机实现重复使用和快速测发,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本届航展,70吨级开式循环液氧煤油高空发动机首次亮相。
该型发动机是在85吨级开式循环液氧煤油发动机基础上,新研高比冲、变推力、大面积比的推力室,具有大范围推力调节和混合比调节能力,具有性能高、推质比高、性价比高的优点。
在室外展区,由四院自主研制的世界推力最大、装药量最多、可工程化应用的整体式固体火箭发动机精彩亮相,吸引了各大媒体及观众的关注。
该发动机直径3.5米,最大推力达到500吨,采用大型高压强发动机总体设计、超大尺寸高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壳体、大型高装填整体浇注成型燃烧室等多项先进技术,发动机综合性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除了实物展品,四院还以视频形式展示了商业航天固体运载火箭发动机型谱。
近年来,四院敏锐把握商业航天发展态势,持续推动固体发动机技术在航天运载领域的应用。
防务装备引得观众赞叹
“这个无人机外形与众不同!”“想到它很大,没想到这么大!”集团公司展区,观众们面对飞鸿无人机FH-97A、彩虹-7等多型装备赞叹不已。
本届航展,围绕防务领域,集团公司无人机及空地武器、地地打击系统、防空反无系统等成体系亮相,展现了航天科技集团履行强军首责、推动国防建设取得的重要成果。
“有矛必有盾。”现场参观的专业人士指着另一边说道。在无人机及空地武器展区一旁,防空反无装备成体系整齐陈列,构筑起守护国家安全的铜墙铁壁。
本届航展,八院展出了打造体系化防御“铜墙铁壁”的防空反无体系。覆盖中程、近程、末端的系列化防御武器映入眼帘,展示了“陆海空联合”“梯次抗击”“轮番上阵”的防空反无体系防御优势。防空“急先锋”HQ-16FE,野战“神机营”LY-70,末端“禁卫军”FB-10A,还有反无“鹰眼”无人机综合防抗系统等联合出动,多套武器装备共同构成防空“多面手”。
在地地打击系统板块,A100G、A200、A300、M20B等明星产品格外引人注目。同时,WS-600L、WS-43、WS-22等“卫士”系列明星产品精彩亮相。WS-600L多用途武器系统具有360度全向射击、对地面目标和舰船目标同时攻击、可通过集装箱进行隐蔽发射等特性。WS-43中近程巡飞攻击武器系统集侦察、打击、评估于一体,可用于打击时敏目标和区域封控作战。WS-22火箭武器系统是对国际通用122毫米无控火箭弹的制导化改造产品,极大提高了打击精度,可与无控弹进行混装,显著提高了武器系统作战灵活性和效费比。
(宋皓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