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科技一院全面深入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侧记

文章来源:中国航天报 发布时间:2020-01-17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在航天科技集团主题教育调研成果交流会上,集团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吴燕生着重强调,要通过调研提高认识、推动工作,转变作风,为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撑。

一院党委深刻认识到,开展好主题教育,调查研究是基本功。为此,主题教育期间,该院两级党委班子共开展调研400余次,覆盖设计、职能、保障等各类处室及生产一线车间,有力推进了主题教育的深入开展。

直击要害 奔着最难的问题去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调研,就是要聚焦重点难点。

对标“三高”发展要求,面对一院发展中“航天强国建设的需要和主业发展能力不平衡不充分”的主要矛盾,在一次深入的探讨之后,该院党委书记李明华和院长王小军分别将自己的调研主方向定位在“高质量”和“高效率”两个关键词上。

“航天型号任务没有好坏,只有成败。100-1=0,哪怕做对了99件事,只做错1件,结果也是失败。”对于吴燕生在主题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这番讲话,李明华感触颇深,他说:“我们的质量工作,要求不是不多,不是不严,关键的问题是如何把这些要求落地、落实、落细。”

一院党委将这个问题定义为质量管理的“最后一毫米”。调研团队以长征五号遥三火箭为重点,从总体设计到总装总测全流程,梳理了7个方面的调研内容。

“院长抓体系、两总抓型号、厂所长抓产品”如何落实,全级次供应商怎么管理,一线对重复性和低层次质量问题如何认识……这些问题,在该院半个月的集中调研中,逐个被刨根问底。

为了摸清、摸透科研生产效率不高的问题,一院党委组成调研团队,面向设计、生产、组织管理等关键环节,来到10个处室和车间,与100多人面对面交谈。

王小军说:“效率问题是‘三高’发展的核心,也是一院当前的主要难点,必须下大力气重点解决。”

最终,调研团队征集到意见建议200余项,在多轮整理分析之后,把低效原因解剖为市场意识、组织管理、能力保障和人力资源4个方面,分别制定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主题教育期间,一院党委班子成员及全院各单位均以“难点”“要害”为标准,针对成本管控、创新激励、外协外包、公司治理、人才流失等问题深入开展调研,形成报告175份。

第二批主题教育启动后,科技集团党组提出重点要解决的“八个问题”。一院党委重新审视自我,逐项分析研究。全院范围内,共查找相关问题170个,制定对策337条。

深挖根源 扎到科研生产一线去

基层是最好的课堂。调查研究,不仅是了解情况的过程,更是科学决策、推动工作的过程。

在对两级领导班子的调研要求中,一院党委明确提出:必须一竿子插到底,深入一线摸清真实“症状”,把准深层“病灶”。

在一院党委班子成员的调研报告中,随处可以听见来自基层的“声音”:该院科研生产全过程现行有效的标准、规章制度和红头文件多达1.9万份,总体设计人员平均每人每年需完成文件报告200份,有员工反映事务性、重复性工作占用精力达40%,尊重和认同是稳定科技骨干人才的关键因素之一……这些调研所得,为一院党委各项措施的制定提供了依据。

在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深入基层的同时,一院党委非常注重多层次、多方位、多渠道获取各类信息。现场走访、集中座谈、个别访谈、问卷调查等各类方法在调研工作中被综合运用。

比如,针对备受关注的发动机研制问题,一院党委班子成员不仅来到211厂,深入16、14、13车间了解情况,与一线工艺、检验、操作人员面对面交流,还结合近5年的质量问题等数据,剖析深层次原因;针对技术创新激励机制的建立等问题,不仅深入基层单位现场调研,还开展了问卷调查,通过数据比较,真正把症结分析透。有的调研课题还将触角延伸到院外,从相关方找风险、找原因,从标杆单位找差距、找对策。

与此同时,一院党委将好的经验成果建章立制,明确规定,班子成员每年必须到联系单位、联系部门现场办公不少于1次,到主管业务领域相关单位、部门、型号现场办公不少于10次。

通过不断完善调研工作制度和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一院已形成领导干部不仅“身入”一线,更要“深入”一线的长效机制。

力求实效 走到职工群众心里去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要得到人民认可,必须对群众最盼、最急、最忧、最怨的问题主动调研、抓住不放,必须实打实,不掺任何水分。

在这方面,一院党委也有自己的做法。

听到体检医生说“你们单位没有一根好脖子,也没有几块好肝脏……”一院12所党委高度重视,将职工普遍反映的健康问题作为主题教育期间的调研主题之一,并进而启动“职工体能达标工程”;针对如何“促进职工更好支撑公司发展、公司发展成果更好惠及职工”这一职工反映强烈的问题,211厂党委以“人”为中心开展调研,并以“发展为职工、发展靠职工、成果惠职工”为主题形成调研报告。

这样心系职工的调研工作,自然受到职工青睐。

针对基层提出的问题,18所召集职能机关前后两次深入研讨,逐个梳理,力求认识到位、责任清晰,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办法;万源国际公司立即行动,为驻扎风场一线的职工提供接送子女上下学的“爱心顺风车”,用立行立办的态度和举措解除职工后顾之忧。还有的单位向问题提出人员面对面反馈解决措施,有的还将措施网上公示,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倒逼问题解决。

解决“真”问题、真正解决问题,才能换来群众满意。

此外,一院党委还十分注重工作方法,明确要求各单位统筹安排调研工作,不扎堆、不搞“一窝蜂”调研。有的单位打破课题边界,跨课题组建调研组,确保每个基层单位只去一次,不重复给基层添麻烦,用细致、贴心的调研安排,获得基层赞赏。(苑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