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装载着航天科技集团八院149厂复材公司复合材料前端壳体模块的韩国首个新型高速列车“KTX-EMU”正式通车,该项目标志着复材公司核心技术已达到国际标准。
近年来,149厂复材公司逐步推进创新提效、深化改革、能力建设、精细管理、科研生产管理等方面,建成了华东地区复合材料工艺覆盖最全,颇具影响力的复合材料研制企业,尤其是在高精度制造技术、纤维缠绕技术、布带缠绕技术、热压罐成型技术、先进连续自动化成型技术、复杂构件整体成型技术等核心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149厂复材公司总经理庄纯介绍道:“在航天技术推广的过程中,我们不仅仅要关注技术和人才,还要关注服务,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握住市场这把‘金钥匙’。”
构建“设计—制造—检测”一体化服务
自2016年国务院出台“十三五”规划后,复合材料作为新材料被列入国家首要发展战略之中,国内市场也逐步释放出需要信号。为了适应市场发展需求,复材公司聚焦核心技术发展,筹划建设“一中心三基地”,即1个复合材料研发中心和3个制造生产基地,从而将服务华东地区调整为兼顾华中、西南地区发展,逐步辐射全国,乃至走出国门。
在研发设计上,复材公司建设有特色的产业技术研究院,以“共性技术”为目标,以“产业链技术”为核心,以“集成技术”为手段,构建技术研发、技术转移、科技资本化运作的平台,推进设计与工艺数字化协同,开展企业知识库平台等系统平台建设,全面提升企业信息化和数字化能力。
如此一来,复材公司不但能够完成尖端技术的研发,亦可以将技术转化成为契合市场需求的实际产品。
庄纯说:“为了更好地抢占市场,我们打通了科研生产全流程,充分考量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高效传输。”在生产制造和检测方面,复材公司分别建设以宇航领域、防务装备领域和航天技术应用领域为基础的基地,形成复合材料生产研发战略区域。去年,该公司通过八院技改支持以及自筹等方式,新增主要生产设备7台/套,辅助设备31台/套,拥有各类成型、加工、检测设备500余台/套。
“为了更好服务市场,我们将销售同样纳入产业链的环节。复材公司不仅仅把销售作为产品销售,更多的是把技术作为‘推销品’。”主管市场开发的副总经理董斌介绍说。
以韩国首个新型高速列车为例,由于该项目在邻近生产时,韩国方仍未提供设计方案,复材公司便带着专业的设计能力和成熟的运用经验,实现了产品设计研发提前介入,引导客户设计思路,实现了“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转变。
打造“技术+技能”人才队伍高地
“面对复合材料领域生产任务不断增加,我们需要在技能和技术上一同发力,只有两只脚一起上,才能站得更稳、走得更远。”董斌说。为此,复材公司聚焦技术研发能力、生产制造能力,打造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的“技术+技能”人才队伍高地建设。
在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中,复材公司根据发展战略和科研生产需求,加强技术队伍管理体制建设,合理配置专业技术队伍和型号管理队伍职责。团队深入优化主任师“一人一策”培养计划,依托型号科研生产任务,实现技术交流、技术成果转化、专业传承等工作落地,培育核心研发能力,从而督促主任师提升专业素养及引领能力。
同时,复材公司制定了技术人才岗位分红激励方案,切实做好核心人才激励政策,激发职工主观能动性,将企业发展同个人成长动力紧密融合。型号主任师郭金海说:“拿到岗位分红让我觉得我不再是一个‘打工仔’,而是成了这个‘大家庭’中的一部分。”
在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复材公司以主力企业型号产品生产为目标,分别通过岗位成才和人才引领两个方面进行梯队培养。
针对岗位成才,团队通过专题培训、技术交流、技术切磋、技能竞赛等形式加大技能队伍培养力度;针对人才引领,团队开展技师“一人一讲”活动、技能与科技结对“蒲公英”计划,持续完善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工作体系,重点培养技师队伍和后备力量,形成具有引导带头作用的高技能人才队伍。
95后工艺师艾凯说:“当时选择专业时就是冲着自己的兴趣去的,没想到在学校的时候就把兴趣变成了工作,我相信在兴趣的加持下,我能够更快地成长起来。”
艾凯所提到的正是复材公司将技能人才梯队建设延伸到高校、加强校企联合培养“航天订单班”模式,这种模式让学生在“学习”和“工作”上无缝对接,也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新生力量。
面对如同朝阳般的航天技术应用产业,149厂复材公司将聚焦核心技术应用,从市场源头出发,深化市场开发、技术能力、产业促进等各个领域的协调发展,塑造“一站式”服务,激发出航天技术产业发展的新动能。(童喆益 范文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