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我国首型固液捆绑运载火箭长征六号改首飞圆满成功;4月16日,世界首颗二氧化碳激光探测卫星发射成功……自3月初上海暴发新冠肺炎疫情以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八院勇毅前行,在抗击新冠疫情的同时,圆满完成了以4箭3星发射和神舟十三号返回为代表的各项科研生产任务。
当前,上海疫情防控正处在最紧要的关键阶段。集团公司党组高度重视八院疫情防控工作,党组书记、董事长吴燕生通过批示、电话等向八院干部职工致敬,嘱咐大家在坚持开展科研生产工作的同时,做好防疫工作并保重身体。在集团公司党组的坚强领导下,八院坚决落实中央和属地疫情防控要求,积极履行央企责任担当,科学部署疫情防控工作,动态调整疫情防控措施,确保实现疫情防控阻击战和科研生产攻坚战的“双胜利”。
排除万难,完成一场——
跨越上海、酒泉、太原的队伍集结
打赢“两场战役”既是央企的政治责任,也是航天企业的光荣使命。3月28日,八院党委发出关于全力以赴打赢“两场战役”的动员令,该院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和全体职工积极响应,逆行出征。截至目前,八院弹箭星船器各领域共有13支试验队驻守在全国各地,他们认真落实相关要求,抓实抓细疫情防控工作,为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努力冲刺。
在4月16日长四丙火箭发射大气环境监测卫星任务中,试验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难题。按照计划,3月底试验队员要从上海、酒泉、太原三地集结至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然而,当时正值上海战“疫”期间,地处上海的试验队员随时面临社区被封控的风险。
在集团公司和八院的科学部署下,试验队紧密跟踪上海以及当地防疫政策,第一时间与各承研单位沟通,通过统筹队员出行计划、统筹在队人员兼岗、统筹各试验队间资源等手段,有效解决了人员到岗难题。
地处上海的试验队员提前一周进入封闭管理状态,跟随产品专列奔波90多个小时,顺利抵达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地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试验队员在执行完上一发任务后,乘坐30多个小时的汽车转至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地处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的试验队员则在执行完长六改火箭首飞任务后,继续留守执行本发任务。
试验队员在前方披荆斩棘,上海“大后方”保驾护航,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同事协同作战,三地联动,这支有血性、有情怀、有能力、有担当的精兵劲旅,在型号“两总”的带领下勇毅前行,确保了发射试验任务和疫情防控工作的“双胜利”,实现了用成功报效祖国的承诺。任务成功后,卫星试验队员立即前往西安、北京、合肥等地,开展卫星在轨测试及后续型号研制任务。
为免除试验队员的后顾之忧,八院积极调配资源,为试验队员及其家属送去必需物资。截至目前,八院工会设立专项经费200万元,发放各类防疫物资700余万元,为加班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千余名职工及防疫志愿者发放慰问大礼包,对在试验场和即将奔赴试验场的1000余名试验队员提供重点保障。
越是特殊时期,越要——
扛起特殊责任、拿出特殊担当
疫情大考下,八院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响应上级号召,冲锋在前,切实发挥了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坚决打赢“两场战役”汇聚起强大的战斗力。
面对急难险重任务,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八部组建“鹰击长空逐梦空天”党员责任团队。在抵达试验场地后,党员责任团队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战地红旗高高升起。这面红旗将上海和试验场联结在一起,是项目团队所有人齐心协力的象征。
特殊时期,地处上海的团队成员进场非常困难,试验现场不同科室的队员就发挥各自专业特长,高效开展试验数据分析和系统联调;在上海“大后方”,团队成员积极配合前方队员完成软件测试、仿真验证等工作,24小时随时待命。随着火焰的升腾,项目团队夺取了决战的“开门红”。
在800所试验检测事业部党支部留所“抗疫保产”动员大会上,全体党员递上“请战书”,要求坚守疫情防控和科研生产一线,坚决以实际行动体现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在党员的带领下,健康管理中心医护团队带着行李分头驻扎在航天闵行、东川、松江园区等5个卫生服务点,保证门诊配药服务正常开展,并适时开展核酸检测,守住职工在疫情防控期间的健康底线。
上海飞奥公司闻令而动,2小时完成上海市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收治定点医院之一的瑞金医院北院调压箱通气调试工作,4天完成香港落马洲方舱医院调压站项目,6天完成沈阳方舱医院调压站项目,用实际行动履行了企业的使命担当。
在上海疫情防控的战场上,八院9047名在职党员主动进行“双报到、双报告”,占全体党员的99.71%;数以千计的党员干部职工身先士卒、勇当志愿者,服务社区、服务民众,共同构筑起疫情防控的防火墙,彰显了航天“大白”在特殊时期的特殊责任、特殊担当。(苑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