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科技集团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实施发射任务侧记

文章来源:中国航天报 发布时间:2022-07-15

凌晨时分,巨大的轰鸣声响彻群山环抱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托举天链二号03星点火升空,将卫星精准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29天前,长三乙火箭运抵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开启了它的发射之旅。而7月的西昌正逢雨季,长三乙火箭的这趟旅程也因此遭遇到程序等各方面的调整与变化。

发射无小事,试验队员们为确保任务成功,每天都全力以赴、如履薄冰。

计划临时调整

按照飞行任务测试发射流程,火箭要陆续完成总装、测试等各项准备工作。

根据气象系统预报,6月26日~27日将会迎来一轮降雨,而火箭转场任务原定日期正是6月27日。这意味着计划要临时调整。

为顺利保证火箭转场,火箭试验队领导小组决定将转场提前两天进行。

6月25日上午,载着火箭的转运车从技术测试区驶出。其实,火箭在“乘车”出发时并不是整机,而是分级放置的,不同子级的箭体要分别运输,待运输至发射区后,再像“搭积木”一样完成火箭“站立”准备工作。整个过程并不轻松,一般需要2天时间才能完成。

“火箭在转场运输的时候会暴露在自然环境中,如果遇到超量的降雨,就会对火箭的电气系统、电子元器件等造成影响。”火箭总体副主任设计师张涛说。

为避免第二天遇到降雨天气,试验队改变原有计划,将暴露在外界环境的大部段箭体先行运输,再进行箭体内部的机构安装。最终火箭顺利完成组装合体工作,平稳“站立”,发射开始进入倒计时。

重返发射塔架

在火箭进行第二次总检查的前一天,西昌突然下起了大雨,火箭最怕受潮,当时正准备吃晚饭的张涛和一批设计师突然接到通知:返回发射塔架。

此时的火箭在遭受大雨肆虐后,湿度迅速上升。他们爬上塔架,花了近两个小时查找受潮产品和部位,并往箭体里注入干燥的空气,将湿度控制在30%~60%之间,确保了火箭第二次总检查顺利进行。

“即使没有下暴雨,西昌这边的空气湿度也比较大,防潮是我们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张涛说。39岁的他两年前由结构总体岗位转到型号总体岗位,从一名火箭总装设计师摇身变为火箭与各大系统接口协调的“大管家”。

火箭转到发射区之后,轮番的演练接踵而至。作为01指挥的张涛要协调的系统多,流程长,协同工作多且密集,需要反复地切换状态。

自转岗以来,他就开启了白加黑的忙碌模式。每天有很多条线的工作需要去协调,还要腾出时间去做火箭产品质量、发射区指挥文书的准备、学习和讨论。

“之前只要了解自己岗位内容就行,现在要学习各系统和不同岗位的知识。”张涛说,转岗以后,加班更多了,要学的知识更多了。忙碌的他连回去陪家人散个步,都成为一种奢侈。

工作11年,张涛参加了30多次火箭发射任务。每次看着火箭点火,喷薄出炽热的火焰,一种获得感、幸福感油然而生,这是他最眷恋的感觉。

“当看到火箭发射成功的一刻,还是会很激动。”张涛说。

反复看,反复确认

火箭发射之前,要进行激光惯组瞄准测试。

简单来说,如果把火箭发射比作狙击手瞄准射击,火箭好比子弹,航天器可以看做是弹头,发射塔架就是狙击步枪,而火箭使用的瞄准仪就是狙击步枪的瞄准镜。与狙击手射击不同的是,火箭瞄准的是航天器的入轨点,远比狙击手瞄准要复杂得多。

受疫情管控影响,负责这项工作的姿控专业设计师张普卓没有顺利进场,他手头的工作暂时托付给了火箭控制系统指挥马小龙。

火箭发射之后要想精确入轨,离不开瞄准这一环节。马小龙代同事做的这件事,工作量不大,但重要性极高。

“只有保证各项工作、产品状态以及参数测试数据结果的正确,才能确保火箭瞄准精度误差控制在分秒级以内。”马小龙解释,工作做到位,火箭就能精确入轨。

但在进行瞄准测试当天,马小龙自己的工作也要照常进行。早上7时许,他来不及吃早餐,便匆忙爬上塔架,开始准备这天的工作。他从一楼跑到六楼确认火箭状态,再去七楼和八楼检查自己的工作,紧接着再到顶层看惯组安装,上去再下来……

虽然在他看来上上下下跑塔架本就是工作的一部分,但由于这并不是他的本职工作,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是会遇到不少难题。为此,他将出发前张普卓留给自己的55页工作文档,导入平板中随时翻看,每次测试出来的数据都要一遍遍发给后方同事确认。

“做这项工作,多少都会有点强迫症,能亲眼看到的一定要亲眼看到,一遍不行就两遍,甚至拿着照片再反复看,反复确认。”马小龙说。

火箭发射就是万人一杆枪的事业,身处不同岗位的他们协力配合、与时间赛跑、与任务同行、与责任为伴,最终迎来一次次的成功发射。(邓雨楠 顾航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