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清晨,由航天科技集团八院研制的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腾空而起,携云海一号03星叩问苍穹。
1992年,长二丁火箭就是在酒泉首战告捷。当天,长二丁火箭再次用“圆满成功”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30周年纪念日献上厚礼。
今年,也是长二丁火箭首飞30周年。30年来,长二丁火箭一路稳扎稳打,取得了成功发射65次的佳绩,是当之无愧的“金牌火箭”。这份沉甸甸的荣耀,离不开幕后制作人的默默付出。
“加量不加价”的长二丁火箭
“长二丁是国内现役火箭发射任务的主力型号之一,今年全年任务预计有16发。”长二丁火箭总设计师李建强说,“如果全部完成,这将是今年国内发射量最多的一个型号。”
为什么任务量会翻倍?口碑好、信得过。
“在国内外的发射市场,长二丁火箭因其高可靠性、高成功率以及优质的用户体验度,受到了各方用户的一致好评,收获了良好的口碑。”李建强补充,长二丁火箭的任务量出现大幅度增长,目前处于发射任务量高位,预计今后几年也会保持这样的一个发射密度。
通常情况下,火箭在发射场的准备周期约为1个月,而这发长二丁火箭仅用了11天,这也是长二丁火箭有史以来在发射场内工作时间最短的一次。
高效率的背后,是技术的不断优化升级。长二丁火箭通过一系列的改进,消除了460余项影响成败的Ⅰ、Ⅱ类单点故障,提高了箭上电子产品的数字化、集成化水平,缩减了产品的种类和数量。火箭的可靠性、运载能力得到提升,精简了系统测试流程,这也是场内实现高效率工作的“成功秘籍”。
结合酒泉、太原、西昌3个发射场的气候因素,火箭设计师还给长二丁火箭“加装”了防雨、防水、防结露、防雷电的外表,这也让火箭具备了“多基地属性”。不管在哪个基地执行任务,长二丁火箭都能得心应手地应对当地气候。
“这是我第一次担任总调度”早上6点,天刚蒙蒙亮,拉开窗帘看到的是一望无际的戈壁滩。此时,火箭试验队总调度姚瑞芳已经在洗漱,准备开始一天的工作。
“这是我第一次担任总调度。”姚瑞芳说,“刚开始每天忙到晕头转向,遇到事情都不知道要联系谁。”
姚瑞芳就像试验队里的大管家,需要协调基地进出人员隔离登记、调用车辆场地等事项确保试验队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我每天随身带个本子,不停地记当天需要进场的人和每个人的隔离情况,再报备车辆去接送。”姚瑞芳告诉记者,她每天下午都要开碰头会,梳理第二天火箭系统、卫星系统的工作项目,以及沟通协调几点开厂房大门、卡车运输等保障事项,确认好第二天的工作,形成调度单,分发给相关指挥和各个岗位的人员。
与此同时,姚瑞芳还担任着后续两发任务的总调度。3发任务的调度工作需要同步开展,如何在有效的时间里,处理更多的事情,是她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天晚上11点多,有位队员浑身起红疹,她带着队医赶了过去。出检查站的时候,工作人员扣了工作证,就给了很有限的外出时间。她回忆,那晚一直在奔波,等忙完躺下已经是深夜了。姚瑞芳表示,事情太多了,忙到深夜是工作常态。
“想家”藏在心里 工作全力以赴
“上一发任务的队员大都留了下来,继续参加这次长二丁的发射。”负责总体性能的张锦说,他们特别辛苦,很多人从1月出来就没有回去过,连续执行了好几发任务。
试验队里有不少年轻人的身影。刘峰是去年7月入职,担任此次发射任务的动力指挥,这对于“一年级新人”而言,是对综合能力的一次大考。
“我就是上一发任务留下来的,因为疫情交通往来不方便,为了不耽误后面进度,我们都留了下来继续干。”刘峰说。
试验队刚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时候,隔离酒店都住满了,刘峰和其他队员就住在集装箱里。因为戈壁滩上没有树木遮挡,阳光直晒着集装箱,箱内温度常常高达40摄氏度。“有时候热得实在受不了,我们就去隔离酒店大堂蹭空调。”刘峰告诉记者,到了晚上又特别冷,箱内只有10摄氏度,外面风特别大,卷起的沙石不停撞击箱体。
在工作中,航天人始终全力以赴;而家人,是航天人藏在心里的思念。
去年12月份,刘峰的姥姥和奶奶相继去世。没能见到两位老人最后一面,成为他心中的遗憾,刘峰在回忆这些时仍难掩悲痛。
在上海遇上疫情期间,他也是一个人在房间里过的年。
“但试验队的人真的很好。”刘峰说,“我刚入职那会,同事们都很热心,哪怕到晚上10点多了,他们也会过来帮忙。”
有了试验队大家庭的帮助,像刘峰一样的年轻人都在迅速成长,成为可以独当一面的航天人。(王乐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