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科技集团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试验队积极应对高密度发射任务侧记

文章来源:中国航天报 发布时间:2022-09-28

9月26日晚,伴随隆隆巨响,由航天科技集团八院研制的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直冲云霄,成功将遥感三十六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火箭尾焰映照着大凉山的山谷与夜空,也点亮了长二丁火箭试验队员们心中的喜悦,家鼓掌、欢呼,互道感谢,这样的时刻短暂又珍贵,因为第二天,他们又要开始为下一次发射紧张忙碌了。

从24天到16天,每分钟都精打细算

20天前,长二丁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5天前,长二丁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加上这次,长二丁火箭马不停蹄在30天内实现三连发,创造了新的发射纪录。而在接下来的10月,长二丁火箭将踏着这个节奏继续完成后续任务。

“我们在人手上确实是有些捉襟见肘。”长二丁火箭总体副主任设计师杨勇坦言。

在这种情况下,试验队在发射场的工作周期越短,就越能释放更多人力资源,投入到产品保证和后续的任务攻关。

作为一型“工龄”30岁的金牌火箭,长二丁火箭一直以“高可靠、高安全、短周期”著称,是国内发射场工作周期最短的型号之一。本次发射是长二丁火箭今年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第五次发射任务。如今,几乎每次的发射场工作周期都比上一次更短,最终从第一发的24天缩短到了本次的16天,工作效率提高近3成,打破了长二丁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最短工作周期纪录。

为了缩短发射场工作周期,不断提高工作效率,火箭试验队坚持每发任务后均进行发射场工作“回头看”,深入剖析发射场的每一项工作,从人员、机器、原料、方法、环境5个维度对发射场工作流程进行细致梳理,采取一系列措施对工作流程进行再分析、再优化。

“以线路测试为例,这次发射,我们通过增加专用测试电缆对星箭分离线路进行自动化测试,取代了之前的人工检测。”杨勇介绍说,“通过改进方法和设备,每项测试也许只能节省三五十分钟,但各个专业共同努力,每一分钟都精打细算,最终累计节省的时间就相当可观了。”

在本次任务中,火箭试验队为长二丁火箭增加了补光装置,用于改善夜间发射时箭上摄像头对星箭分离过程的拍摄效果,为任务提供更加有力的技术保障;另外,改进并提高了火箭伺服机构的密封可靠性。

截至本次发射,长二丁火箭本年度已经完成9次发射,累计将26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每发火箭发射卫星接近3颗。“这意味着,多星发射已成为长二丁火箭的常态化设计。”杨勇说。

从春到秋,在大凉山深处继续坚守

5月中旬,一批长二丁火箭试验队员从上海出发来到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但实际上,在3月上海疫情暴发后,为了不影响发射任务,这批试验队员当时就离家接受封闭管理、进行集中隔离了。

秋分已过,大凉山现在凉气袭人,当初最早那批试验队员中有的至今没有离开,有的转战至酒泉、太原,不少人半年没见过家人了。

吴红在这次任务中担任试验队现场总调度。她介绍,“一方面,火箭总装工作具有特殊性,不能轻易替换;另一方面,8、9月份我们在西昌、酒泉、太原和上海 4 地并行开展任务,备岗人员有限。所以这里一半以上的试验队员包括型号‘两总’,都连续执行几发任务了,而且大家还要再继续坚守到10月份。”

在越来越快的工作节奏之下,试验队还要随时应对外部的突发状况。8月底,西昌突然暴发新冠疫情,实行全域静态管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对场区实行了封闭管理。

“在这种情况下,试验队员吃饭、做核酸、看病等我们都需要仔细规划准备。拿做核酸来说,人员怎么分组、如何接送、时间安排等要提前计划好,尽量不给卫星发射中心添麻烦,也不耽误试验队员工作 。10人为一队 ,我们每队的核酸检测时间都控制在10分钟以内。”吴红说。

天气是另一个不确定的因素。西昌多雨,近期降雨频繁,还出现了雷暴天气。尽管长二丁火箭的箭体结构和电气系统防雨防雷等进行了一系列改进,极大提升了火箭对恶劣环境的适应能力,但为了降低风险,试验队还是与发射中心气象部门进行多次气象会商,不断根据最新的天气预报调整重大节点时间。

本次火箭发射任务的试验队伍共有65人,其中85后占将近80%,最年轻的力量是00后,整支队伍和长二丁火箭一样,正处于当打之年。

“压力大家肯定都有,但每一次发射成功,都是一次自我超越。连续发射成功对队伍的精神状态有极大鼓舞作用,大家始终保持着一股蓬勃向上的朝气。”吴红说。(王小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