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的大凉山,静谧而悠远。一道火光划破天空,由航天科技集团八院研制的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将遥感三十六号卫星送入苍穹。10月15日凌晨,伴随着火箭发射爆发的隆隆巨响,航天人以实际行动为党的二十大献上祝福。
质量是永恒的主题
作为一名已经30岁的“老将”,长二丁火箭最大的特点就是“稳”。“其实我们最近几发的状态都是统一的。”长二丁火箭型号副总师蒋赞介绍,“但状态越是稳定,就越不能放松对质量的要求。”
型号团队高度重视,对标重大任务工作标准,从设计、生产和试验全过程加严要求,强调工作一次到位、质量一次到位。为了更加全面地开展质量工作,试验队此次实行了“三再”模式,即再复查、再验收、再复核,通过细化和提升工作标准,做到高密度发射和高质量保成功“两手抓”。
这次任务,试验队专门配备了八院运载火箭技术保障团队。这支专业化、专职化的技术保障团队承担着火箭各电气系统指挥、箭上操作岗位、地面测发控系统岗位以及部分判读岗位等相关工作。队员们都称这支队伍就像火箭的“保驾团”,保证了火箭的可靠性进一步提升。
每一次都与时间赛跑
“今年长二丁火箭第一次年内任务突破10发。”蒋赞的语气难掩自豪,“为了适应高密度发射,我们做了很多相应的改进。”
据介绍,从进发射场之前,火箭在总装流程、工艺等方面就实现了多项新技术的应用,大幅提升了工作效率。“算上这次,长二丁火箭今年已经发射了11次,有6次是在西昌。”蒋赞说。在总结前几发任务工作的基础上,试验队进一步开展了发射场工作流程的优化工作。
团队将发射场工作分为装配操作、电测判读和加注发射3个阶段:一二级箭体恢复和星箭联合操作为第一阶段,火箭电测和卫星电测为第二阶段,气检、加注和发射为第三阶段。
本发任务,团队又进一步规范了这3个阶段的工作流程,根据不同阶段的工作要点对岗位资源配置、风险控制措施等进行区分,工作效率再次得到提升。
如今,长二丁火箭的整个工作周期正不断缩短。“以星箭联合操作这一流程为例,6月份那发任务用了3天半,而这一发只用了2天。每个流程都提升一点效率,整体的效率提升就很可观了。”蒋赞说,“以前我们从火箭总装到发射,整个流程至少也要70天,而现在这个流程只需要50天就能完成。”
4个月坚守大凉山
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一直反反复复,给试验队带来了不小的影响。来到发射场要隔离,回去又要隔离,谁也不愿意让时间就这样耽搁了。发射任务不能断,试验队决定留在驻地,而这一留,就是4个月,试验队陪大凉山已从初夏走到了深秋。
从6月份进驻西昌以来,到这次已经是第六发了,试验队的总装团队始终都是同一批人。繁复的工作、封闭的环境、略显单调的生活,队员们的压力可想而知。蒋赞说:“不太忙的时候,我们就想尽办法活跃气氛,组织大家看电影、做游戏、打打球,让大家放松放松心情。”
“毕竟在发射场条件有限,我们只能做到这些。”蒋赞说,“好在大家都很理解,从没听见谁抱怨,付出是应当的,航天人嘛。”说到这里,他的笑声如同大凉山的索玛花一样爽朗灿烂。(刘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