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履职”记

文章来源:中国航天报 发布时间:2023-02-24

日前,国家航天局对地观测与数据中心在北京组织召开评审会,我国首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羲和号”顺利通过在轨试验总结评审。

“羲和号”在517公里高的太空,24小时不间断地默默凝视着太阳。它将接收和生成的原始数据传回地面,为人类太阳物理科学研究提供高质量的观测数据。

每天报平安

家里的航天人“非常满意”

2021年10月14日,太阳Hα光谱探测与双超平台科学技术试验卫星从中国太原升空,成为中国首颗探日卫星。伴随着逐日的美好愿想,我们称之为“羲和号”。

“羲和号”的具体任务是实现太阳探测的科学目标以及新型卫星平台功能性能在轨验证的工程目标。

这一年多来,“羲和号”执行经理兼副总设计师陈昌亚每天都会收到一条“羲和号”在轨运行状态的信息,就像是出了远门的孩子每天给家里报一声平安,对于“羲和号”的表现,他的评价为“非常满意”。

“羲和号”实现了国际首次在轨太阳Hα波段光谱扫描成像、国际首次在轨获取太阳Hα谱线、SiⅠ谱线和FeⅠ谱线的精细结构。

Hα谱线是研究太阳活动在光球和色球响应时最好的谱线之一,可以同时获得光球层和色球层的活动信息。飞行近500天后,“羲和号”实现了最初为它设定的3项科学目标:观测太阳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的光球及色球表现、观测太阳暗条形成和演化过程的色球表现以及获取全日面Hα波段多普勒速度分布。

这些目标的实现填补了太阳爆发源区高质量观测数据的空白,为建立太阳爆发能量从光球至日冕的完整动力学模型提供有力支撑,也为重大空间天气事件的有效预报奠定理论基础。

太阳“摄影师”

开磁悬浮技术应用先河

作为中国首位太阳专属“摄影师”,“羲和号”为什么能在复杂的空间环境中拍得“又稳又准”?

近年来,对地观测、空间科学探测等各类航天任务对高性能卫星平台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亟须一个具有超高指向精度、超高稳定度指标的卫星平台。

2012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八院首次提出了“双超”卫星平台的概念,即通过“动静隔离、磁浮控制、主从协同”的设计理念研发出一套非接触式磁浮卫星平台,以此增加“相机”的稳定性和拍摄的准确性。

这也明确了“羲和号”的工程目标,即在轨验证新型卫星平台超高指向精度、超高稳定度性能值,在轨验证高精度、大带宽磁浮作动器、舱间无线能源传输、舱间高速激光数据传输、电磁式舱间重复连接释放装置以及双超三环路磁浮控制算法等双超平台核心技术。

八院用10年时间完成论证、攻关和地面验证工作来实现这一设想。2019年6月,太阳Hα光谱探测与双超平台科学技术试验卫星工程正式获国家航天局批复立项,工程研制正式启动。2022年11月7日,“羲和号”按计划完成了舱间电缆脱落,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两舱的“物理隔离”。

在近3个月的时间内,卫星在轨完成60余次“双超”试验,控制指标达到并超过原定指标要求,创造了世界上首次将磁悬浮技术在航天器上进行工程应用的纪录。

如今,“羲和号”载荷舱稳态指向精度达1×10-4度,姿态稳定度达3×10-5度/秒,较传统平台提升了1至2个数量级。机动姿态稳定度达3×10-5度/秒,较传统平台提升了2个数量级以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真正做到了拍照“更稳、更准”。

一天产生760GB数据

向全球免费开放

叩问宇宙奥秘,人类需要联合起来。

目前,全球已经成功发射过70多颗太阳观测卫星,“羲和号”也已加入到Solar Orbiter、IRIS等国际卫星联合探测体系。

在“羲和号”升空近一年时,“我国太阳探测卫星科学数据全球共享”词条登上微博热搜。2022年8月30日,在“羲和号”成果发布会上,国家航天局宣布,“羲和号”的科学数据向全球开放共享。

经过科学标定后,“羲和号”每天产生可供直接研究的未压缩1级科学数据约760GB。现在,南京大学太阳科学数据中心网站不断更新着这些数据,数据已被美国、法国、德国、日本、比利时、捷克、俄罗斯多个国家下载使用。

“从国际空间科学数据分享受益国到成为分享国,正是我国从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迈进的表现。”“羲和号”副主任设计师黄帆介绍。

“羲和号”既定的技术试验和科学探测工作已经完成,但后续仍将继续利用在轨时间持续积累科学数据,开展太阳物理科学研究与应用。同时,科学家也将进一步优化“双超”控制算法,尝试开展拓展技术试验,将平台功能发挥到最大。未来,“双超”平台技术将在高分辨率遥感、太阳立体探测、系外行星发现等新一代航天任务中推广应用,推动我国空间技术实现跨越式发展。

“双星探日”已成为我国探日工程的一大亮点。陈昌亚介绍,“羲和号”和“夸父一号”两颗星功能互补、携手探日,太阳监测水平将更进一步。

从地球轨道向日地拉格朗日点,再向太阳极区、抵近太阳处进发,我国正逐步开展对太阳的全方位、综合性观察。八院将继续推进以L5太阳立体探测为代表的后续“羲和”系列任务深化论证和工程落地。

追逐太阳寻求未知的答案,人类将在无垠宇宙中留下更多印迹。(顾航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