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科技八院研制风云三号06星大幅提升气象监测能力侧记

文章来源:中国航天报 发布时间:2023-08-18

以分钟为单位,卫星视角下的暴雨、台风等极端天气不再变幻莫测,突发气象灾害的防范化解有迹可循、有据可依。

以天为单位,越来越精准的天气预报为百姓生活提供重要参考,基于大数据的数值天气预报系统不断完善,气象服务融入日常生活点滴。

以年为单位,地球气候变化更加显著,卫星居高临下俯瞰地球,提供了更丰富、稳定、长期的观测数据,帮助人类更深入地认知地球。

8月3日,风云三号06星顺利升空,它将接替工作了近10年的风云三号C星,按照黎明、上午、下午近极地太阳同步轨道和非太阳同步倾斜轨道卫星的布局,向世界贡献全球、全天候、高光谱、三维、定量遥感的中国气象力量。

十年积累,新星上岗强在何处?

在过去的100多年里,地球的平均温度仅增加了1摄氏度左右,把这一数字平均到每年、每天,将是极细微的变化。要探测这样细微的变化,要求气象卫星探测精度足够高,探测器自身的误差不能大于地球的温度偏差。

新成员风云三号06星作为“后起之秀”,与即将接替的C星相比各项指标显著提升,探测更准、能力更强、寿命更长,实现了我国极轨气象卫星的升级换代。

风云三号06星上搭载了10台有效载荷,包括3台改进载荷、5台集成载荷,还有2台全新研制的紫外高光谱臭氧探测仪,将填补我国风云卫星紫外高光谱临边大气探测的空白,提高对大气痕量气体及地球辐射收支能量的观测精度。

从能力上看,风云三号06星的紫外至微波探测通道达6000多个,与C星的通道数量相比呈现指数级增长,定标精度相比C星提升了一倍,这意味着卫星探测能力更强、探测精度更高。

定标就像给卫星观测这杆“秤”加上了准星,让观测数据更真实地反映实际物理量——也就是地球气候的“真值”。

风云三号06星总指挥李海生举了个例子,卫星搭载的微波温度计要准确地给地球“量体温”,载荷就要在升空前先开展地面定标,升空后还要在轨定标。探测前,载荷先看一眼宇宙冷空,以宇宙温度的平均值为“冷源”,再看一眼地球,测出地球的温度数据,最后看一眼载荷自带的“黑体热源”,以恒定的“冷热值”为参考,确保地球“体温”监测的准确性。

从重量上看,风云三号06星重约2.7吨,与C星相比,提供基础功能的卫星平台更轻了,负责科学探测的单机载荷更重、功耗更大、探测能力更强。

从寿命上看,风云三号06星的设计寿命为8年,与C星5年的设计寿命相比,在轨稳定性、可靠性方面要求更高。

风云三号06星入轨后,将首先进行在轨测试,此时C星继续执行在轨业务。06星正式交付后,将接替C星承担上午轨道气象业务,与D星、E星、G星组网后,将进一步发挥风云低轨气象卫星完备观测网的整体优势,有效提升全球数值天气预报的精度和时效性。

卫星更多,数据更全,预报更准

目前,我国风云气象卫星共有9颗卫星在轨运行。“风云家族”中的高轨气象卫星如同“哨兵”,实时监测着中国区域的气候变化;近地轨道气象卫星则环球巡查,更详细地感知地球冷暖。

以防范应对台风“杜苏芮”为例,太空中,位于极轨的风云三号系列卫星监测“杜苏芮”云系特征、高低层风场、三维结构及其环境场特征,位于静止轨道的风云四号B星启动1分钟加密观测,提供最新遥感数据支撑。

“我国气象领域也有自己的‘ChatGPT’,用大数据模型来处理海量的气象数据,生成天气预报。”李海生介绍,气象卫星是气象事业的重要一环,负责根据需求开展前端数据探测,各类数据越多、模型越准确,数值天气预报就越可靠。

实际情况是,目前人们对气候变化的过程并不十分了解,构建更精确的气候模型需要更丰富的观测资料。

早在2019年“中国航天日”期间,我国新一代低轨气象卫星风云五号启动需求论证工作,提出风云五号卫星系列包括综合观测卫星、专用观测卫星和应急极端天气监测星座群等。

目前,我国已启动第三代风云低轨气象卫星——风云五号的预研工作,正在开展新一代卫星技术攻关。风云五号卫星与高轨气象卫星系统结合,将形成完整的气象卫星体系,实现单星观测向卫星网络化、体系化综合观测发展,满足全球资料高时效获取、气象应急产品实时生成及广播分发需求。

“使用星载激光雷达测量全球风场,获取三维数据给大气做‘CT’,加强温室气体监测,实现我国碳排放计量的自主可控……风云卫星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李海生认为。

或许未来,人类将面临气候变化的巨大挑战——高温、暴雨、台风等极端天气事件广发、频发,气候对经济社会与环境造成巨大影响。

风云气象卫星研制团队将继续以“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为目标,充分发挥风云卫星在气象防灾减灾中第一道防线的作用,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胡蓝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