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应用与发展情况介绍会在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召开。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办公室副主任林西强,航天员系统副总设计师李莹辉,空间应用系统副总指挥王强,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航天技术试验领域项目副经理郭佩分别介绍了有关情况。
已在轨实施110个空间科学研究与应用项目
截至目前,空间站已安排在轨实施了110个空间科学研究与应用项目,涉及空间生命科学与人体研究、微重力物理和空间新技术领域,获得原始数据近100TB,下行了近300个实验样品,部分项目已取得阶段性应用成果。
在空间生命科学领域,实现了水稻“从种子到种子”的全寿命周期培养,在功能基因调控方面的发现有望促进地面新品种水稻株系培育和高产增收。
在人体研究领域(航天医学实验领域),开展了长期航天飞行条件下失重、辐射等复合因素对航天员健康、行为与能力的影响等原创性机理探索和应用基础研究,在人体心血管、骨骼等方面获得了航天医学新发现,发展发明了航天员健康维护新方法和新技术。
在空间材料科学领域,首次获得壳/核结构组织相分离合金材料,有望为航空航天、核电等行业有关相分离核心材料研发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在空间新技术领域,空间高效自由活塞斯特林热电转换试验相关效率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未来载人月球探测与深空探测任务积累了技术基础。此外,面向社会公开征集的天舟系列货运飞船搭载项目已有11项通过天舟四号至天舟六号货船上行至空间站,这些在轨试验进展整体顺利,取得了预期效果。其中,空间站双光子显微镜项目开展在轨实验并取得成功,这是首次在航天飞行过程中获取航天员皮肤表皮及真皮浅层的三维图像,为未来开展航天员在轨健康监测提供了全新工具。
4000余项成果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
空间生命科学研究成果直接应用于生物材料、药物、医疗和农业技术;微重力流体、燃烧和材料科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为解决国家材料短板问题、改进相关产品生产加工工艺等作出了贡献,以空间实验室获得的一种非晶合金制备方法为例,相关成果已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智能终端设备的量产零部件中。
利用飞行任务开展的航天育种搭载实验3000余项,育成主粮审定品种240多个,蔬菜、水果、林草、花卉新品种400多个,创造直接经济效益逾3600亿元,年增产粮食约26亿公斤。
此外,工程应用取得的成果还在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防灾减灾、公共服务等国民经济各领域广泛应用,助力提升了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首批国际合作项目载荷将开展实验
中国载人航天始终致力于和平探索和利用外空,积极开展载人航天领域的国际交流和合作,共同推动世界航天技术和空间应用的进步发展。
“截至目前,我们已与联合国外空司、欧空局,以及俄罗斯、法国、德国、意大利、巴基斯坦等国家航天机构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其中,一些具体的合作项目已经顺利实施,取得了丰硕成果,围绕中国空间站更多的合作项目正在酝酿孵化。”林西强说。中国与联合国外空司合作的首批国际合作项目载荷将很快在空间站开展实验,与欧空局联合实施的10个空间应用项目也在有序推进。
国家太空实验室应用未来可期
进入应用与发展阶段,体系完善、水平领先的国家太空实验室将长期高效运行,持续开展空间科学研究与应用。展望未来,中国空间站有望获取一系列重大科学发现和一大批创新科技成果,必将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作出更多更大贡献。
在基础研究方面,已布局的世界领先超冷原子物理实验平台调试进展顺利,有望制备地面无法实现的、接近绝对零度的超低温量子气体,获得物质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在超低温量子物态、拓扑量子态、量子相变等方面预期取得新的重大发现。当前正在研制的巡天空间望远镜,具有高空间分辨率,入轨后将开展大面积天区深场巡天观测以及不同类型天体的精细观测,预期在宇宙学、暗物质与暗能量、星系与活动星系核、银河系与紧邻星系、恒星形成与演化、系外行星等问题上取得丰硕的开创性科学成果。
在技术创新方面,通过开展空间材料制备研究,可为国家战略急需材料的制备与工艺改进作出实质贡献。通过空间干细胞与增殖分化、器官芯片与类器官、蛋白质结晶、合成生物制造等方面研究,可为面向大众健康的再生医学、精准医疗、新药开发等提供新方法和新手段。
在实验室能力提升方面,按照工程任务规划,未来空间站将结合国际空间科学发展态势与国家战略需求变化,动态调整空间站维护升级策略,结合空间站舱段扩展,研制并上行新型科学仪器与试验载荷,持续提升太空实验室规模与水平。例如,在空间生命科学与人体研究领域,拟布局哺乳动物培育、脑科学研究等仪器设备开展基础研究;面向深空探测需求建设受控生命生态系统验证相关技术;结合基础物理发展态势,拟面向复杂等离子体研究布局新型科学实验机柜。 (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