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5日,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八院抓总研制的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随后成功将遥感三十九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正值中秋国庆“双节”,这次发射的成功让人倍感振奋。
从作品到产品 从科研到工业化
2022年实施15次发射,2023年截至目前已实施9次发射。近两年,长二丁火箭持续保持高密度发射态势,其中不少属于“一套图纸、批量任务”。这体现出了火箭设计、研制、生产效率的提高,也预示着在未来的高密度多样化发射任务中适应性进一步增强。
长二丁火箭总体副主任设计师李懿德说:“有的任务技术难度大,像短跑,需要冲刺;有的任务状态稳定,像长跑,更考验人的耐性和韧劲。对此,队员们保持‘空杯心态’和首飞意识,严慎细实做好每项工作。”
火箭技术状态不变,但每次任务的细节都不同,如何精益求精?
火箭电气系统设计师李文飞介绍,团队积累每一次任务的火箭飞行数据,形成了包络数据库,用于后续任务数据比对等工作。随着火箭飞行次数增加,这个数据库越来越科学、完善,为后续任务成功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近期,长二丁火箭团队在酒泉和西昌连续执行任务。多地研制发射任务并行,需要科学配置队伍。为了提高效率,一支型号研制队伍最多可动态拆分成“3+1”——3组人员在3个发射场执行任务,1组人员在后方完成其他设计验收工作。
成熟度是一次又一次飞出来的。在李懿德看来,近年来的高密度任务推动长二丁火箭完成了从作品到产品、从科研到工业化的转变。
未来,当火箭发射卫星像地铁、公交一样常见,意味着航天科技实现了大步发展。
愈发完善的试验组织和保障模式
在高密度发射的新常态下,愈发完善的试验组织和保障模式为圆满完成任务提供了有力支撑。长二丁火箭试验队临时党委副书记张鹏介绍,试验队在场内执行任务期间,正值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始之际,又恰逢中秋国庆“双节”。试验队结合各阶段具体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展主题教育,一方面通过微信群线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建设航天强国的重要论述,进一步增强试验队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另一方面通过组织红色主题系列活动和凝聚力活动,让假期坚守岗位的队员们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同时做好各项关心关爱保障支撑工作,为发射圆满成功提供有力的政治保障、思想保障、组织保障、作风保障、纪律保障、安全保障和后勤保障。
“国庆期间,试验队利用休息时间来到红军礼州会议旧址参观学习。队员们认真观看学习,深入学习感悟了红军长征的艰辛历程。这令我印象格外深刻。”李文飞说。
1935年,中央红军在西昌礼州边家祠召开了著名的礼州会议,“长征”一词在这里正式提出。此次参观也是长二丁火箭试验队的一次寻根之旅,试验队员们纷纷表示将弘扬伟大长征精神,走好新时代长征路,以高质量的工作确保发射任务圆满成功。
结合当下流行的City Walk(城市漫步)旅游方式,试验队临时党委组织试验队员开展“带着国旗追寻红色印记”——庆中秋迎国庆Forest Walk徒步活动。近20名试验队员从长二丁火箭技术厂房出发,分别打卡后羿射日雕塑、党建墙浮雕等地标,到达终点嫦娥奔月雕塑,全程7公里。试验队员通过徒步行走,用脚步丈量老一辈航天人奋斗的足迹。
中秋当晚,试验队还组织队员们做月饼、猜灯谜。一块块印着“中国航天”“圆满成功”等字样的月饼制作而成,队员们纷纷对着亲手制作的独一无二的月饼拍照留念,在“朋友圈”记下这份难忘的经历。
对于连续在发射场执行任务的队员,政工组及时了解新进场员工的心理变化及生活、家庭困难,加强和分队、后勤等人员的沟通联系,主动为试验队员排忧解难。(宋皓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