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科技集团捷龙三号运载火箭海上发射成功记

文章来源:中国航天报 发布时间:2024-02-07

2月3日,捷龙三号运载火箭在广东阳江附近海域点火升空,顺利将烟台二号卫星(东方慧眼星座高分01星)、威海壹号01/02星、埃及NExSat-1星、星时代-18/19/20星、DRO-L星、智星二号A星等9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当天是我国南方传统的小年,这枚以“龙”命名的火箭用成功发射拉开了龙年春节的序曲。

在一次次任务中与大海“磨合”

捷龙三号火箭发射前夕,火箭团队密切关注着附近海域的海况。

“海上发射,优势是灵活,但它的难点恰恰也在这里——既然在哪儿都能发射,到底在哪发射?”航天科技集团一院捷龙三号火箭副总设计师刘伟介绍,本次任务的发射点位有所调整,离岸更近,风浪更小。看似简单的“给发射挪个地方”,涉及了大量计算、设计与协调,火箭团队在一个月内完成了这项工作。

风大浪大,不利于组织发射——对于这一点,火箭团队深有体会。在发射前,发射船停于海上,试验队员搭乘另一艘船来到附近海域,上船进行测试,然后撤离。其间,船要抛锚入水、停泊在预定位置;两船要并靠,让试验队员登船和下船。进行这些都要“靠天吃饭”,寻找风浪较小的时机——时机不到,就要“干等”。

经历过几次“干等”,火箭团队启动了调整发射点位的论证工作。“上次的发射点位虽然符合卫星轨道需求,但风浪较大。”刘伟说,通过分析近年来海事部门对附近海域实测的数据,火箭团队发现在近岸位置海况会降低一个级别,就此选定新点位。

发射点位的选择既要符合卫星轨道的需求,还要考虑发射安全性。选定点位后,火箭团队将新的发射轨迹和落区提交至相关单位进行评审,并在评审通过后继续针对点位情况做验证计算。

这次任务是捷龙三号火箭的第三次发射。给火箭安装导向式框架,让其稳立船上;为火箭罩上保温装置,确保环境符合要求;调整发射点位,选择海况更好的区域……经过一次次发射任务,团队与大海一次次“磨合”。

继续推进去任务化工作

捷龙三号火箭是一款商业火箭。商业航天机会与挑战并存,对火箭团队来说,参与市场竞争不仅仅是“把火箭打上天”那么简单,还要让经济价值覆盖成本。这里的成本,既包括资金,也包括人力和时间成本。这次任务中,火箭团队对火箭遥测系统技术状态进行了简化。

在前两次发射中,为了验证火箭技术方案,火箭团队在做飞行遥测系统设计的时候设置了63个传感器,获得了需要的参数。

“如果每一发我们都用这么多个传感器,就要付出很高的成本,特别是其中一些力学环境的传感器,价格还是很昂贵的。”刘伟说,考虑到前期获得的参数足够支持未来火箭批次的技术状态确定,这次发射中设置的传感器数量从63枚变成了31枚,进一步降低了火箭成本。

本次任务火箭团队还调整了火箭的总体回路设计,将火箭可提前备好的部分更多地识别、剥离出来,继续推进火箭的去任务化工作。

对于火箭去任务化,刘伟打了个比方:“这就像炒菜,以前接到了顾客的订单以后,我们才买菜、择菜、洗菜、切菜、炒菜……需要很长时间,顾客等得也着急。如果我们把前面的工作先做完,准备好食材和调料,咱们再做起来就方便多了。”

总体设计、产品的生产配套和总装总成……现在,捷龙三号运载火箭研制生产中已可实现部分提前备好,本次发射的去任务化部分早在去年上半年就已完成。

“通常我们做一次回路设计需要4个月左右,这次只用了1个月。”刘伟向记者算了一笔“人力账”,“本来一支队伍一年只能执行4发任务,现在我们最多可以发射12次。”

商业航天到了“比服务”的阶段

商业航天发展至今,行业竞争除了要比拼投入产出比,也到了“比服务”的阶段。通常来讲,采用“拼车”发射方式,各卫星方所付单价都不高,常常是“一口价”,但在本次发射中,火箭团队还是为各卫星方提供了不少“增值服务”。

捷龙三号火箭由一院所属中国火箭公司进行商业化投资运营。在这次发射任务中,该公司起到工程总体的作用。基于火箭运载能力和发射轨迹,公司市场部和技术部人员与各卫星方进行技术协调、商务谈判,完成了9颗卫星的“拼车”发射。

其中,埃及NExSat-1星是捷龙三号运载火箭发射的第一颗外国卫星。为了争取到这个任务,火箭团队做了很多的工作。

刘伟介绍:“针对客户需要,为了让卫星和箭体更加匹配,我们研制了一个特殊的转接结构,保证卫星接口能跟我们的降冲击装置适配。”

除此之外,火箭团队还为烟台二号卫星(东方慧眼星座高分01星)、威海壹号01/02星、DRO-L星配套了分离装置——通常,卫星方都自带分离装置。“给顾客服好务,让顾客满意,我们就达到目的了。”刘伟说。

王小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