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航天科技集团四院401所试验区,各个试验台上一派繁忙热闹的景象,装配试验架的叮咚声、设计间的讨论声、后台合练的指挥声……奏响一首春日的奋斗序曲。
2023年,401所顶住快频率、高密度的形势任务压力,高质量完成全年试验任务,取得了单日、单周、单月试验任务完成量创历史新高的优异成绩。
争分夺秒 一日三捷
“外协试验提前了,客户要求今天必须做完!”去年12月中旬,试验区两个大型试验的准备工作正紧锣密鼓地进行着,一条消息打乱了本就紧张的节奏。
当天,西安地区寒潮来袭,寒风呼啸、滴水成冰。“后墙不倒”是试验队的铁律,1天3发大型试验这块“硬骨头”必须啃下来。
尽管人手不足,各班组长还是第一时间根据任务进展调整工作节奏,紧急抽调人手赶赴试验台。试验队员争分夺秒地进行装配、贴片、布线等准备工作,完全顾不上已经冻红的手指和冰冷的腿脚。因任务提前,前期技术沟通不足,现场还要临时解决突发问题。
在全体试验队员的共同努力下,当天23点,3发试验全部告捷。“这就是我们的日常。”1室副主任高永刚说,“事实上,去年四季度以来,这样的景象和挑战对于各试验研究室来说已经是常态”。
排兵布阵的奥秘
台体、人员、设备等试验资源有限,冲刺收官的关键时刻,保证“后墙不倒”的奥秘是什么?1室的方法是“抓好火车头、做好计划表”。
对试验来说,项目负责人就是那个火车头。长期以来,该室锻炼培养出一批熟知试验技术、计划流程、产品特点和可用资源的试验项目负责人。在室领导的把关下,他们与科研生产部门、设计方、各班组长沟通协调,构建了技术、进度、人员等要素全面、动态统筹的通达网络。在此基础上,项目团队还增加了试验、工艺专家队伍,强化了试验技术指导和质量监督。
在计划方面,该室坚持提早入手、精打细算,形成了“研究室排计划、项目负责人出大纲、工艺技术列需求、班组长讲分工”层层推进、逐级发力的模式,将一张“作战图”分解细化为若干“计划表”,确保项目有人管、工作有人干、进度有人盯、问题有人跟。
“哪天哪个台子上发动机完成什么任务,哪些人参与、用哪些设备,按照既定节奏进行,试验准备工作才能万无一失。”1室主任李强说。
打通“任督二脉”提效能
一大早,装配组组长左都均和组员们从班车下来走进试验台,开始安装试验架。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现场的人手少很多,安装时长却更短了。原来,他们此次用的是新研发的整体式结构试验架,用新招数破解了老问题。以一套结构试验架为例,以往由于零部组件多、工艺要求严,需要9人工作4个多小时才能完成。2022年,1室改进优化传统分体式试验架,应用整体式试验架后,整个安装仅需要6个人1.5小时就能完成,甚至更短。“这种试验架在常规试验的应用率已达1/3,极大地便捷了试验架安装工作,提升了试验效率。”高永刚介绍,因创新创效效果明显,该项目还获得了401所当年的即时奖励。
不仅如此,该室还为装配人员配备了气动扳手等工具,并开展了测控软件一体化开发与应用等班组效能提升工作,全力提升试验前后台的工作效率。
除了工艺改进,人员效能也在实践中不断被激活。随着“一人多岗、一岗多能”的深入推进,1室结合岗位需求和人员现状,通过“培训、参与、实践”的模式培养人才,目前已有11人取得双上岗资格证,还有更多人完成了岗位培训“进修”。据悉,2024年,在所里的统筹安排下,他们还将进一步推进跨部门岗位融合等措施落地,以激活全员价值创造能力。
人勤春来早,奋斗正当时。2024年,401所将持续创新试验模式,激活全员价值创造潜力,为试验任务高质量完成注入澎湃动力。
(胡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