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倒春寒”里裹挟细雨,年节的余味还氤氲在街头巷尾。走进航天科技集团八院806所机加工及部装车间,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火热繁忙。放眼望去,高耸的真空气淬炉蔓延着热浪,车床师傅目不转睛地看着加工程序;成批的产品正高效流转……驻足作业现场,车声、机械声、作业人员的指令声融汇交织、不绝于耳,共同演奏着春日里催人奋进的蓬勃乐章。
焕发新气象 开启奋斗模式
“今年是806所‘十四五’规划的攻坚之年,车间紧抓发展机遇,全力以赴实现第一季度‘开门红’。”谈及对新一年的打算时,806所机加工及部装车间主任李睿信心满满地说。2024年,806所科研生产任务大幅增长,面对今年任务总量大、排查计划进度急、设备运行负荷高、周期短等困难,李睿表示,车间将从加强生产资源保障、工艺技术支撑、产能配置优化、外协配套刚性等方面一一应对,确保任务圆满完成。
其实,早在2023年第四季度,806所就启动了新一年的科研生产任务分析和策划,对标发展现状和不足,进一步找差距、理思路、定措施、谋发展。集团公司和八院2024年工作会议召开后,车间第一时间传达学习,作安排部署,动员职工迅速收心归位,强调立足工作岗位认真履职尽责。“我们编制了年度结构件排产计划表,针对形势任务难点,坚持问题、目标、结果3个导向,从细、从紧、从严进行对策分析,分解细化工作措施,强调闭环管理、严格考核导向,抓好各项工作落实。”李睿说。
“我手里这一沓加工路线卡,现在要马上下发到各道工序的操作人员手里。每天需要加工的产品很多,常常是刚发下去一批又来一批,这已经是今早的第三批了。”金洪翔是车间的调度,他一边目不转睛地整理任务卡片一边查看着各单元的工作进度,“我们要根据任务需求和组员的技术能力将加工路线卡分配到个人,以此保证任务不耽搁。”
谋求新突破 汇聚澎湃动力
在被问到节后任务繁重,大家是否完成得了时,李睿有些得意地指了指身后的封头DR自动检测和检测图像智能判读系统说:“问题不大,正好是这几个‘大宝贝’大展拳脚的时候。”
他口中的这几个“大宝贝”是806所在2023年建设焊接单元、射线检测单元时新添置的自动化生产设备。
李睿介绍:“今年我们还将陆续建设3条DR检测自动化生产线,引进一套旋压筒体涡流自动检测系统。”全自动化的流程控制实现了标准化检测,操作人员仅需开展简单的前序准备工作,之后从零件上料、检测到下料过程均由智能系统控制,大大减少了重复性的繁琐工作,保证了产品检测稳定性与可靠性。
无损检测作为固体火箭发动机结构件产品的最后一道防线,用于判断产品表面或内部是否存在缺陷,承担着“诊断体检”的作用。作为八院金牌班组的班组长,姚晖打趣地说:“我们组里每位员工都练就了一对火眼金睛,都是明察秋毫的‘神探’,不放过一丝一毫。”
尽管日常工作繁忙,班组却从未降低对于生产安全、质量管理的要求。翻开文件夹内一沓沓厚厚的岗前日记,看着电子化台账上细化得密密麻麻的周作业计划,姚晖介绍:“这是我们的‘金字招牌’,保障了岗前准备有规范、在岗工作有计划、班后检查有督导。”
展现新作为 服务发展大局
在电子束焊厂房,产品周转区内摆放的待焊接产品鳞次栉比,各转运小车一辆接着一辆。“东侧是我们正在建设的仓储立库,目前地基建设已经完成,等不久后安装到位,这里又是一片新气象。”李睿介绍,立库建成后将突破传统的平面化仓库储存模式,充分利用厂房的垂直空间,通过传感器识别零件尺寸自动分配库位,以自动化控制和软件系统完成车间待焊零部件的仓储、输送、周转,真正实现待焊零部件标准化、智能化、精细化管理。
透过电子束焊设备外的观察窗,可以隐隐看到弧光闪烁,经过改造的真空电子束焊机正在焕发着它职业生涯“第二春”。“这台真空电子束焊机从2008年就开始服役了,10多年来历经多次维修和保养,目前已难以维系长时间生产需要。为此,我们对真空电子束焊机进行了升级改造。”焊接工艺师高健介绍,改造包括电子枪、高压电源、工件旋转、真空测量等多个系统,改造后的电子束焊机生产效率较以往提升了2倍。
“智能化建设不能一味追求‘高大上’,一定要适合我们的生产特点、工艺方法和人员现状。后续,车间还将不断提升核心专业基础能力,不断优化创新发展空间,加速调整厂房工艺布局,推进工艺技术迭代升级。”李睿表示,“另外,最重要的还是要考虑如何加强人机互动,缩短工人和智能化设备之间的磨合期,我们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工人师傅用好、用顺这些新把式。”
一年之计在于春,运筹帷幄看开局。新的一年,806所仍将上下同欲、迎难而上,在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中开创新局,以“开年即开跑”的拼搏姿态奏响最激荡人心的奋斗“序曲”。
(费昱 杜长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