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9时许,西北天色漆黑,空中隐约传来发动机嗡嗡的轰鸣声。
“飞回来了。”大家低声说。飞机完全隐匿在夜空中,他们通过机身信号灯,可以判断飞机正面朝机场方向飞来。机场跑道漆黑一片,彩虹—9无人机稳稳降落,完成了当天的飞行科目,与彩虹—3D无人机一同停放在机库里。科研人员口中的“三弟”和“九宝”就这样见面了。
在无人机试验测试中心,几乎每天都有无人机飞行测试,全国无人机行业各类机型同台炫技,给这座原本以传统经济为主的城市,贴上了“低空经济”的新标签。
经过20余年的发展,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十一院彩虹无人机在国内外都享有知名度。当前,我国低空经济发展如火如荼,彩虹无人机团队乘势而上,不断设计打磨出技术含金量更高、市场认可度更广的无人机产品。
彩虹家族的两名“新成员”
认识一架无人机,先从外观开始。
彩虹—9无人机的停放面积基本有一个标准篮球场那么大,其飞行时长是同类产品中的佼佼者。
机身尾部的螺旋桨为飞机提供强大推力,进气道将清洁、干燥、充足、稳定的空气输送到发动机……为了满足长航时、大载荷特点,设计师进行了一系列匹配性设计,让彩虹—9无人机自由翱翔天际。
相比之下,停放在同一机库的彩虹—3D无人机显得娇小许多,头部有一对小巧的“鸭翼”,可以提升飞行机动性,提高飞机的稳定性和操控性。
彩虹—3D无人机的前身——彩虹—3无人机是彩虹家族里的“前辈”。诞生至今10余年来,彩虹—3无人机早已应用于航空物探、森林防火、应急测绘、海洋应用、应急救援等领域。如今,在年轻一代无人机设计师的手中,升级迭代后的彩虹—3D无人机性能更优、技术更先进、成本更低,在继承老机型优势的同时,获得了更多用户的青睐。
当然,作为彩虹家族里的“新成员”,这两型无人机还要在飞行测试中心经历大大小小百余项科目的测试,才能最终定型、走向市场。
大风天,无人机智能起降
下午3时,天气晴朗,彩虹—9无人机滑向跑道,准备进行科目测试。跑道旁有一个巨大的红色十字靶标,飞机需在滑过靶标后向上抬升,飞离地面。
机场上整齐排列的集装箱是无人机的通用驾驶舱,舱里安排了驾驶员、链路员和载荷员3种席位。一个驾驶舱可以同时控制多架无人机。
无人机驾驶员又称“飞手”,负责操控无人机完成既定飞行任务。一些长航时的无人机需要配备主驾和副驾,轮流上岗。链路员负责在无人机飞行过程中保持连续稳定的通信链接,构建空中与地面的信息桥梁。载荷员则负责操作载荷执行具体任务。
“今天风大,飞机可能会提前起来。如今的无人机智能化程度很高,可以根据现场环境一键起降。”彩虹—9无人机技术人员小薛综合天气情况后,作出判断。一阵风袭来,吹得人衣衫鼓起,无人机滑行速度越来越快,在抵达靶标前迅速抬升,飞向了天空。
启动系统、设定航线、按下确定键,无人机自动执行任务、自动识别目标。彩虹—3D无人机技术专家魏总介绍,新一代无人机不断升级“智慧大脑”,朝着群体智能的方向不断革新,研发周期更短、成本更低、性能更优,更符合市场需求。
争取考个100分
新型无人机好不好用,最终还得用户和市场说了算。为了让产品早日定型批产,十一院彩虹无人机研制团队连续几个月驻守在机场,和无人机一起备考闯关。
早上6点半,天刚蒙蒙亮,彩虹无人机研制团队就已经准备就绪,他们在前一天申请了航路,计划上午执行飞行科目。等待许久后,团队接到消息,由于天气等原因,飞机暂时不能起飞。
意料之外的情况有很多,有些是技术因素,有些是环境因素,并不是每项科目都能一路“绿灯”。面对问题,无人机研制团队心态平稳,他们说:“创新就是不断破解问题,在地面发现并解决问题,飞机才能在天上有出色的表现。”
当前,无人机行业竞争激烈,航空航天等“老牌战队”持续发力,物流、新能源企业等“新玩家”纷纷入局。彩虹—9无人机技术专家闫总认为,在市场里深度洞察用户、理解用户,正是彩虹无人机的优势,研制团队在“实战”中发现问题、快速响应、迭代提升,发挥航天系统工程优势,形成全链条系统协作模式,打造出市场需要、用户满意的好产品。
晚上10时,机库依然灯火通明。彩虹—9无人机落地后还有一系列收尾工作,负责无人机动力系统的小文擦拭着螺旋桨叶,像在呵护一件珍宝。
机场跑道漆黑一片,彩虹—3D无人机正被推出机库,技术人员小孙和同事们需要在跑道上测试更新的软件,为第二天的飞行做准备。
“如果满分是100分,你给自己设计的无人机打几分?”
“95分,因为现在还有一些科目没测完。但我相信,最后它一定能得100分!”
(胡蓝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