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科技五院508所全速域柔性展开结构攻关团队冲刺收官早谋新局

文章来源:中国航天报 发布时间:2025-01-07

2024年,航天科技集团五院508所回收着陆技术研究室全速域柔性展开结构攻关团队深入分析专业市场优势,精准洞察全速域柔性展开领域变化,早布局早谋划,承担了重点产品技术攻关和研制任务。

继2024年上半年成功突破高精度多级开伞控制和超声速群伞减速技术,并通过试验验证之后,攻关团队再次迎来新的挑战。用户要求攻关团队在前期工作基础上,针对试验用产品进行改进设计,并确保于年底前交付。同时,这事关明年的正式考核验收,节点迫在眉睫,不容有失。

多管齐下保生产进度

试验用产品的开伞工况、伞舱结构等相较以往有较大变化,这需要攻关团队在合同签订后一个月内完成方案设计、产品加工、地面验证试验等一系列研制工作,为正式件研制交付奠定基础。

设计团队创建了紧凑的时间线,明确任务分配,采用日调度与看板式管理,确保任务进度可视化,有效减少返工与需求变更。

加工团队从零部件裁剪、伞衣缝纫到伞绳安装,精心安排各环节人员分配,进一步优化加工流程;全面开启流水线作业模式,不断提升生产效率;启动专项加工计划日报制度,每日总结生产进展与加工问题,动态把控生产进度,及时识别薄弱环节进行纠偏。

进入关键包伞环节时,团队遇到了细长形伞包高密度包装难题,项目推进面临严峻考验。攻关团队快速响应,开展头脑风暴,快速形成反向解决思路,顺利完成包装工作。

齐心协力促目标达成

工位上贴满记录着用户各项需求与反馈的便签,成为指引项目推进的“藏宝图”;白天设计分析、下班化身“时间的赛跑者”匆匆赶火车、次日与用户沟通后在夜幕中返回北京”,成为工作常态……在改进设计过程中,项目技术负责人积极与用户沟通协调,依据最新要求及时迭代设计。

降落伞技术负责人频繁穿梭于办公室与加工现场,电脑屏幕上的设计勾线如瀑布般持续更新,键盘敲击声似无声乐章,奏响科研攻坚最美的乐章;加工人员以高度的责任感与坚韧不拔的耐力,开始超长工作模式,每日在缝纫机前坚守岗位,即便困难重重,仍心存乐观,全力以赴确保任务按时推进。

在加工主伞顶孔和底边加强带环节,由于多层厚型材料叠加导致缝纫缝制难度较大,设备维保次数较多,加工人员的手与材料来回摩擦,手上出现了长倒刺、起皮等现象。“加工这个产品不仅费机器,还费手。”加工人员调侃道。

夯实基础控产品质量

这是进入与减速着陆专业的首个超声速群伞减速任务。攻关团队紧密结合“质量基础夯实专项行动”,始终坚持“质量第一”,严守产品质量。

该团队坚持“不放过任何一个疑点”,踏踏实实开展设计复核,识别出减速伞拉出瞬间收口绳切割器承受大载荷的技术风险,在设计前端消除产品质量隐患,提升产品可靠性;固化单个吊带载荷仿真分析计算方法,提炼超声速群伞产品试验、测试数据,持续提升基于数据驱动的降落伞设计能力,筑牢产品质量基础。

为应对任务新要求、领域新需求,508所专门成立了攻关突击队。攻关突击队认真梳理前期设计要素,组织学习质量案例和加工禁忌,强化前端设计人员和末端加工人员严慎细实的工作作风,传承“护航生命往返家园”的质量文化,在助力青年人才成长的同时,为高质量完成冲刺任务注入强大思想动力。

在年末冲刺和新一年开启之际,他们为试验件顺利交付全力冲刺,是为了给这一年的协同攻关、创新突破画上圆满句号;他们为正式产品研制加工争分夺秒、每一个工序都力求精益求精,是向着新一年重大项目突破的既定目标发起新的冲刺。

508所攻关团队正以持之以恒的决心和一丝不苟的匠心,凝心聚力,积蓄势能,提前进行任务规划、抢占市场先机,在这场年底冲刺与新局谋划的双重战役中,助力开创回收专业团结奋斗、创新发展的新局面。

刘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