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科技八院812所以数字化赋能提质增效侧记

文章来源:中国航天报 发布时间:2025-02-19

春节刚过,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八院812所职工们精神抖擞、整装待发,以“蛇”我其谁的气势,投入科研生产热潮。降本增效、数字革新、质量提升齐头并进,型号研制有序高效,大家用热情和努力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充满希望的春天图景。

降本增效促发展

旭日初升,晨曦鸟啼,清晨阳光洒落,总装厂房内一片繁忙景象。发射星改装、进场工装设备装箱、运输包装箱调试、大型载荷天线装调……各个岗位人员全力以赴,践行“一次就把工作做对做好”的价值追求,高质量推进各项工作,奋力开启了全年卫星总装任务新篇章。

在装配工位,812所凌敏熟练地登上“焕然一新”的操作平台,给两个星体的推力器安装3D打印保护罩,为下一阶段工作做好准备。“去年,在严峻的形势和紧张的局面下,我们积极探索降本增效的新途径。”812所袁佳晶说。总装团队坚持工艺装备限价设计,严格控制外协成本,同时积极开展闲置工装盘点,进行改装再利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团队引入最新的制造技术,并成立“极客小队”,利用3D打印技术快速响应生产需求。“越来越多改装后的闲置工装、小发明、小创造应用到型号上,既降低了外协成本,又提高了操作效率。”袁佳晶满意地说。

数字赋能提效率

总装厂房里,长达38米的大型空间伸展臂正在进行展开测试集成场景验证。伴随着伸展臂缓缓展开,监控平台中孪生模型同步展开、产品实际位姿在线测量、系统自动预测装调阈值、配套设备在线自动调整。

近年来,812所持续拓展数字赋能的深度和广度,多环节推动赋能增效。数字化团队聚焦大型空间机构展开测试过程中遇到的“多源过程数据不透明、关键指标仿真预测难、展开过程精密测量调控难”三大难关,以基础科研项目研究为依托,突破了多学科联合仿真分析、深度学习迭代建模等多项关键技术难点,成功攻克了基于数字孪生的复杂空间机构展开过程“仿—装—测—调”一体化技术。通过将展开测试过程历史样本数据与虚拟仿真数据有机结合,团队还有效解决了样本数据不足的问题。

“在此基础上,我们融合深度学习智能算法,训练形成了关键参数精准预测代理模型,不仅可以在线实时预测关键调控参数,还能驱动工艺装备精准在线调控。现在,这项成果已经完成了结题验收,并在型号上应用了。”812所邢香园自豪地说。通过应用先进技术,812所成功实现了复杂空间机构展开测试过程从传统人工反复装调“靠运气”,到“仿—装—测—调”一体化“靠系统”的转变,数据效能和装调效率显著提升。

齐心协力保成功

近年来,卫星结构向大尺度、轻量化、高精度、高稳定性等方向发展,对装配测量、展开测试以及仿真分析等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新的一年,为更好应对高密度、高强度、保成功常态化的科研生产任务形势,一支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党员责任团队应运而生,812所党员们挺身而出,冲在保成功第一线。

“我们聚焦新一代卫星平台,组建了党员责任团队,全力支撑核心专业发展。”812所马海龙说,“我们计划初步形成SAST9000平台研制能力,同时也会开展SAST7000平台总装技术攻关,力争完成机构展开、测量、装配的能力提升,并初步实现AI辅助设计。”新的一年,团队将通过党建引领、创新驱动,围绕研制能力突破、技术方法改进、工艺装备升级、数智赋能提效4方面,持续推进装备升级,实现效能提升,为812所发展提供新动能。

风劲潮涌,自当扬帆破浪;任重道远,更需策马扬鞭。2025年,奋斗正当时,812所将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把改革不断推向前进,为确保型号成功、圆满完成全年各项任务、久久为功推进812所高质量发展而不懈努力,为加快航天强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陈瑞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