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凌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点火升空,大地震动,火光夺目。当火箭划破夜空穿云而出,夜倏然恢复寂静,没有意外,发射任务又一次圆满成功了。但是这一次,长四试验队的心情可能有些不同。
因为疫情。
近期,上海疫情反扑严重,而全国各地疫情亦有反复,疫情给发射任务出了一道前所未有的难题——当任务不变,节点不变,而环境一直在变,如何保证结果不变?
火箭型号副总设计师金益辉说:“这次任务的进场是受疫情影响最严重的一次。”
从上海到太原1000多公里的路途,由于疫情原因,飞机被从交通工具中划掉了。金益辉告诉记者,执行这次发射任务的队员分3类:一是执行完“长六改”任务留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的队员,二是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执行完其他任务后直接坐十几个小时车赶到太原的队员,三是从上海搭乘专列到太原的队员。
“从3月初进场到现在,我打了2000多分钟的电话!”长四丙火箭调度苏新源告诉记者,“这次任务协调的工作量翻了两三倍。”
由于上海疫情严重,有些同事因为隔离原因无法按照原计划奔赴任务,最后进场的人员名单前后更换了七八次。本发任务的大部分队员是从上海来太原的这一批,他们需要在单位先隔离至少4天,然后在专列上隔离2天后才发车前往太原。在专列上生活五天五夜到达太原后,还要按当地政策隔离结束才能进场工作。从上海去太原,试验队员已经很久没有搭乘专列前往了,时隔多年再次乘坐产品专列,真的很不容易。
疫情之下,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唯有提前布置安排,才能最大限度保证成功。金益辉表示,型号“两总”近期辗转酒泉、太原两地,确保发射任务万无一失。十几个小时的车程漫长却必要。
高频的发射任务压力本就很大,疫情还要来添堵,大家肩上的担子更沉了些许。
当外在因素一个个被克服后,进场后的工作便要做得心无旁骛。长四丙火箭总体设计师马晨曦告诉记者,“运载火箭牵一发而动全身,在做新的技术验证时,技术升级的影响域分析尤为重要,需要准确识别更改风险确保相关分系统能够匹配协调。”
本次长四丙火箭上也实施了新的技术验证,升级换代了多星座导航接收机并应用了数字增压。新单机通过自研导航定位模块,增加了接收处理我国北斗导航卫星信号的功能,替换了仅依赖GPS和GLONASS导航的旧单机,自主可控地为控制系统提供导航信息,更好保障飞行定位及入轨精度。
数字增压提高了箭上增压输送系统的可靠性。通过改用数字式的压力传感器采集以后,以数字压力的采样值进行判别,火箭具备了接通和断开的控制功能,更为精确可靠。
此外,本次发射任务的流程也在不断优化。原先动力系统分3次做完的气检工作现在集中一次做完,全箭总检查时,充电流程调整为最后一次充满,效率提高了约40%。
金益辉告诉记者,目前长二丁火箭的队伍正在隔离准备进场,本次任务结束后部分队员也要留下来准备下一发的任务。
长四丙火箭成功发射的“大红屏”亮了,但是指挥大厅外的夜还是很沉。(文/任长胜 摄/陈俊 吴敬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