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海洋局副局长陈连增谈海洋卫星应用与需求
发布时间:2007-05-30
海洋一号B卫星于4月20日发回的第一轨遥感影像显示,获取图像清晰,海洋水色及海岸带特征明显。这表明,卫星在轨技术状态良好,满足任务要求。与此同时,海洋二号卫星研制工程已于4月5日展开研制,并计划在2009年发射。海洋卫星究竟在哪些领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海洋卫星的应用前景怎样?日前,国家海洋局副局长陈连增就这些问题接受了中国航天报记者的专访。
任务交接 “星”途宽阔
早在2002年5月,我国首颗海洋卫星“海洋一号A”就已成功发射,卫星的设计寿命为两年,在2004年完成了历史使命。
作为我国的第一颗海洋卫星,“海洋一号A”的成功发射,实现了实时空间海洋遥感零的突破,解决了我国实时水色遥感资料的有无问题。“海洋一号A”在“服役期”内,共实施了1830轨卫星境内外探测,获得了我国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及境外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以及南极的大量水色遥感图像,已经获得的海洋要素包括叶绿素浓度、悬浮泥沙、黄色物质、地面温度,探测到了赤潮、海冰、油膜等海洋灾害现象特征及岛礁、浅滩、海岸植被的地貌特征,在大洋渔场环境监测、海岸带监测、海洋水色环境监测、海洋赤潮监测和海冰监测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更为重要的是,国家海洋局在海洋一号A卫星的研制、发射、控制、运行、管理及水色数据应用等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为今后我国海洋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谈及不久前发射成功的海洋一号B卫星,亲临发射现场的陈连增依然激动不已。相比于卫星飞入苍穹那一瞬间的难忘,海洋一号B卫星对我国海洋事业提供的支持,更是让中国海洋人兴奋不已。
海洋一号B卫星顺利入轨及正常工作,结束了我国近年来没有实时海洋水色卫星数据的不利局面,标志着我国海洋卫星和卫星海洋应用事业跃升至一个新的高度。而从“天眼”中获得的观测数据将在国内海洋管理部门、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等得到广泛应用,并将在海洋资源开发与管理、海洋环境监测与保护、海洋灾害监测与预报、海洋权益维护与保障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进一步提高了我国海洋科学研究水平,加快了我国在海洋领域研究方面“走出去”的步伐。
“海洋卫星的应用已经成为一个改造传统海洋产业,实现海洋经济新的增长点的重要手段。”陈连增对记者如是说。
应用前景 无限期待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利用海洋,开发海洋,向海洋进军是时代的号召。随着人类对海洋认识的不断加深和控制能力的逐步增强,陆地资源、人口与环境问题加剧,向海洋要空间、要资源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关注焦点。
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拥有3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和1800多公里长的海岸线。因此,海洋对于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而海洋卫星因其高效率、大尺度、短周期和同步观测等独特优势,正日渐成为认识、研究、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不可替代的调查观测手段。
“可以预见的是,海洋卫星将在21世纪的海洋资源开发与管理、海洋环境监测与保护、海洋灾害监测与预报、海洋权益维护与保障这四个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陈连增举例告诉记者,潮汐、海流、波浪、海风等蕴藏着大量能源,海水温差也孕育着巨大热能。利用海洋卫星探测到的海面风场、高度场、海浪、海面温度等海洋要素,能够使我们充分认识和研究海洋的这些天然可再生能源,并加以开发利用,使之成为新的能源。另外,随着我国海洋意识的增强,对海域使用的规划和管理也越来越重视。利用海洋卫星对我国近海海域的海洋生态资源和海岸带资源实施调查,能够指导海域使用规划和海岸带资源管理,并构建“数字海洋”的信息基础,对海域进行数字化管理。
随着海洋开发的深度、广度不断扩展,全球的海洋环境质量每况愈下,海洋环境监测与保护问题日益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利用海洋卫星,能够实现对全球海洋环境的同步观测,对我国近海海域水色信息进行大尺度、定量化提取,为海洋环境保护提供必要依据。
此外,海洋卫星也能对有效预报海洋灾害助一臂之力。我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受多种海洋灾害侵袭的国家之一,风暴潮、巨浪、海冰、海雾、赤潮等自然灾害,溢油、海洋污染等人为造成的突发性海洋灾害事件,都是影响我国海洋经济发展、威胁沿海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主要海洋灾害。利用海洋卫星数据结合相关资料,能够制作成各种产品,对风暴潮、海水等自然灾害进行预报预警,对赤潮、溢油、河口排污等海洋污染进行业务化监测,以减少海洋灾害的损失。
“我们希望能建立和健全长期、连续、稳定运行的海洋卫星遥感应用体系,努力提升海洋卫星应用能力和水平,不断拓展海洋卫星资料的应用领域,形成多种海洋卫星资料产品,满足不同部门和行业的实际需要。”陈连增对海洋卫星应用的未来充满了无限憧憬。(黄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