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项目全生命周期监管板块、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风险评估板块、农作物精准识别与长势分析板块场景策划……由航天科技集团五院508所参与打造的数字化平台使得地方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和数字化治理能力进一步提升,展示了航天科技之美和数字化魅力。
作为集团公司唯一一家从事空间光学遥感载荷研制的单位,508所一直在思考遥感卫星数据的商业化应用,不断探索卫星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管理等政府决策中的应用。
通过近几年来的不懈努力,该所创新打造的卫星遥感应用服务体系在全国多地落地开花,让老百姓真正感受到卫星遥感服务带来的便捷。
卫星“云服务” 开启天眼守望
508所航天创智公司遥感应用团队负责人徐崇斌介绍,传统的卫星遥感基本上是拿卫星当相机用,多谱段地获取卫星数据后,单纯观看红绿蓝谱段构成的彩色图像。但如果对这些多谱段数据加以应用,可从不同的谱段中解析出不同信息,如空气或水质是否受到污染,生态系统的格局或质量是否发生变化等。卫星数据还能对山水林田湖草进行精细分类和定量反演,通过深度融合地面现有的物联网和大数据,打通天、空、地、海多源信息渠道,实现一个城市全域、全时空的立体空间治理,支持政府数字化转型升级。
徐崇斌总结这种模式为“航天+互联网”。目前,508所遥感应用团队以航天技术为切入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不同地方政府量身定制了“天上看、网上管、地上用”的卫星互联网服务新模式,通过结合5G、人工智能、真实性检验网等技术形成“一站式”生态空间治理平台,真正构建卫星遥感产业化应用服务能力。
“桐乡市的案例证明,平台的功效明显。”徐崇斌说。此前在第七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508所与桐乡市人民政府共同发布了“桐乡县域大花园数字化平台”。用户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即可完成对桐乡市全域范围大气环境、水环境定期遥感监测和实时预警预测,绿色资产管理和生态系统生产总值一键核算等,大大提高了政府决策的精准度,促使政府决策更加科学化。
成绩的取得并非易事。在和地方政府负责人沟通时,徐崇斌发现,大多数职能部门面对单一刻板的卫星谱系和指标图表难以理解,不知道怎样运用这些数据。于是,508所遥感应用团队决定要为有需求的城市量身定制城市卫星应用计划。
与此同时,团队还作出了一个创新而大胆的决定:把卫星遥感的服务搬到“云”上去,向客户智能推荐,根据满意度和互动率迭代优化形成标准化场景。
这样一来,研发团队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跟客户沟通,只需把卫星遥感应用业务全部做成列表,将各职能部门承担的业务问题细化到遥感能解决的专题上,让客户自己挑选所需的专题项目即可。同时,基于云端分析,可向客户推荐更符合需求的应用专题,逐步形成标准列表选项。
打通遥感卫星应用“最后一公里”
徐崇斌坦言,在卫星遥感应用的过程中,仍然存在“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如何围绕用户业务需求推荐相应的数据产品,实现卫星和用户的互联互通、天地数据的综合应用,成为打通卫星“最后一公里”的关键。
桐乡县域大花园数字化平台的发布正是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用户基于互联网平台,随时随地一键式地获取所需的空间信息,不再需要了解卫星载荷处理、校正和反演等专业技术知识。508所遥感应用团队整合和集成高精度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等各种数据资源的复杂过程,然后都交给后台。而前端负责为用户提供全覆盖、全信息、多尺度、多时相、多元化的“天空地一体化”空间信息数据资源库,从而实现卫星应用直达用户终端。
508所副所长李潞东表示,目前,国产遥感卫星数量虽然已有一定的规模,但地面应用还不够充分,没有形成良性循环局面,反过来必将制约未来卫星制造技术的迭代。为了破解这个难题,作为国家空间光学遥感主力军的508所将发力点放在了卫星遥感应用上,以卫星遥感应用牵引卫星载荷制造,以卫星载荷制造推动卫星遥感应用。
一直以来,508所通过技术创新不断提升自身能力,进一步发挥航天技术的多维价值。“我们在所内建好机制,更好地鼓励创新创业,做好航天技术成果转化和传统宇航主业的良性互动,并和市场充分结合,发展好航天技术应用产业。”李潞东说。
在徐崇斌看来,随着国家空间基础设施建设的持续推进和商业航天的蓬勃发展,遥感数据大量增多,将不断催生出更多的应用场景,更好地服务数字经济和美丽中国。接下来,508所卫星遥感团队将进一步提升遥感应用服务体系建设和服务水平,探索卫星遥感技术在提升数字化公共服务方面的供给能力,推动空天信息在数字经济发展、可再生能源利用、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深层应用,用航天科技创造美好生活。“(苗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