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一座年产卫星可达200颗以上的卫星柔性智造中心在天津航天产业基地全面建成,并启动试生产工作。这是一座高水准、现代化的“星星工厂”,按照“脉动式”节拍化生产,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五院通信与导航卫星总体部负责抓总建设。
近年来,中国星座建设项目蓬勃发展,航天科技集团通过“鸿雁”等项目发力商业航天市场,多家民营公司也纷纷宣布造星计划。
面对重大发展机遇,五院2019年启动天津卫星柔性智造中心建设。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将有更多“中国星”出现在广袤夜空。
集柔性、智能、系统于一体
可“脉动式”节拍化生产
走进卫星柔性智造中心,近4000平方米的洁净生产区宽敞明亮,13个生产站点依次布局,物流、装配、测试、试验等工艺设备运转顺畅。目前,该中心已经通过验证星对卫星生产流程进行验证,平均每1~2天可以完成一个站点的生产任务。后续按照节拍化模式运行后,该中心预计可实现每周出厂4~5颗小卫星,年产能达200颗以上。
在国家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和“非首都功能疏解”等政策的推动下,这座卫星柔性智造中心集“天时、地利、人和”于一身,得到了天津滨海高新区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
在充分融合了集团公司宇航产品研制经验的基础上,卫星柔性智造中心具有“柔性”“智能”“系统”等显著特点。
“柔性”体现了对生产对象的良好适应性。如果把卫星比作汽车,那么该柔性智造中心既可以生产小尺寸经济型轿车,又可生产大尺寸的豪华轿车,设计指标包络范围非常广。
“智能”则体现了生产模式的现代化。该中心充分应用了五院宇航智造工程的数字化、信息化成果,具备智能制造特点,将改变传统宇航产品以人工作业为主的生产模式。
此外,航天人坚持“系统”观念,以卫星柔性智造中心为牵引,同步开展多个模块生产线及关键单机生产线产能建设,协同各供应链单位同步提升研制能力,实现全链条智能制造,支撑星座产业链健康发展。
据五院通信与导航卫星总体部项目计划经理张海江介绍,该中心在生产线上应用了高效物流、自动装配、一体测试、自动试验等多项智造成果,可系统提升卫星研制能力。
“生产线按照‘脉动式’节拍化生产,在传统流水线基础上进行自动化升级,星线协同设计、人机协同操作,生产阶段可以实现最优节拍,有效提升生产效率。”张海江说。
以建设卫星制造行业的“黑灯工厂”为目标,建设者在生产线上部署了智能管控中心。它就像大脑一样,实时管控生产线任务计划执行情况、质量数据情况以及各模块、单机等配套供应链情况,确保对整体生产流程及各环节实现“协同、穿透”式管理。
此外,管控系统可结合任务要求,自动指挥现场物流AGV、装配机器人等启动工作,自动发布数字工艺进行操作指导。现场人员重点开展关键环节确认及异常问题处置,既降低了现场人员工作强度,又可确保卫星生产全流程质量可靠、过程可控。
在“统”字上下功夫
降成本、促“三高”
要在高质量、高效率的基础上实现高效益,确保可持续,就必须优化压缩过程成本,提高性价比。
张海江介绍,以卫星柔性智造中心为牵引,五院在卫星设计、物料选型、管理模式等方面做优化,积极试点,推动降本增效。
在卫星设计方面,按照星线协同理念,该院强化面向批产的卫星设计,实现卫星模块化设计制造与高效集成。
虽然上线卫星外形不同、功能多样,但他们按照设计规范进行优化,全面做好卫星平台公用化、功能模块集成化、典型单机产品化等工作。此外,他们在设计包络范围内进行优化,最大程度统一接口形式及生产模式,确保适应上线生产需要。
在物料选型方面,五院研究采用专用的选型标准,同类物料最大可能实现统型,大幅压缩器件种类。同时,该院动态优化各类物料的质量保证要求,不搞“一刀切”,对于与卫星健康紧密相关的“心脏级”器件,严格质量要求;对于采用冗余设计的部分器件,优化质量等级要求,甚至选择工业级器件。此外,该院组批采购、按需交付部分需求量大的物料,发挥规模效应,有效降低成本。
在管理模式方面,该院积极研究适应批产任务需求的流程与方法。从基于模型的数字化设计到开放包容的模块化配套,再到柔性智能的自动化集成,五院正在积极构建适应批产的管理模式,实现宇航产业研制模式转型发展,确保实现高质量发展。
目前,五院天津柔性智造中心已经启动试生产工作。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星星”们将源源不断下线,运往点亮它们的发射场,助力“中国星座”完美绽放,闪耀寰宇。(任长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