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年前,中国航天凭借“亚洲一号”正式走向国际市场,这也成为中国航天追赶世界商业航天大潮的第一步。
如今,26年过去了,中国航天从承揽国际发射服务,到实施整星出口,逐步形成了提供卫星及运载火箭制造、发射、地面系统建设、运营服务全产业链的发展模式。“中国航天”已经成为世界航天领域中的金字招牌。
中国航天为何能在商业航天领域取得如此成绩?进入商业航天领域给中国航天带来了什么?中国商业航天未来路向何方?记者带着这些问题进行了采访。
首战,“亚洲一号”打响发令枪
1985年10月,航天工业部代表中国政府宣布:长征火箭将从事商业发射活动。
这是中国航天事业创建以来第一次将目光瞄向商业航天领域,在很多航天人看来这个举动具有十足的开拓意义。
而在某种程度上,开拓意味着艰辛。
当时,国际商业发射服务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尚未步入“而立之年”的中国航天毫无国际商业发射经验。西方世界对中国航天的能力也一无所知。
1984年,“西联星6号”被“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发射升空,但没有进入到预定轨道。后来,“发现号”航天飞机升空,将卫星重新带回到地面。在得知中国开始进行商业发射服务之后,美国西联公司有意使用中国火箭发射回收后的这颗卫星。他们认为,中国没有发射过美国的卫星,第一次发射在价格上会有较大优惠。
这颗卫星最终被香港新成立的亚洲卫星通信公司购买,并命名为“亚洲卫星一号”。1989年1月,亚洲卫星公司和中国长城工业总公司(现隶属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在人民大会堂签订了卫星发射服务合同,中国航天最终取得了亚洲卫星一号的发射权。
事实上,在整个过程中,作为竞争对手的法国阿里安公司始终没有放弃竞争。原航天工业部驻美首席代表黄作义还能清晰地回忆起,中国航天能够顺利签下合同,除了价格优势以外,作为亚洲卫星通信公司股东之一的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董事长荣毅仁起到了重要作用,“他一直坚持亚洲卫星一号要用中国火箭发射”。
这仅仅是拿下订单。发射“亚洲一号”,是中国第一次进行国际商业发射,在风险管理方面缺乏经验,尤其在保险方面。
商业发射必须要有保险公司承保,国际保险界有能力承保航天险的只有十几家大保险公司。由于保额巨大,无论哪一家大公司承保,都要进行分保。
更关键的是,由于西方国家对中国航天了解甚少,亚洲卫星一号项目团队需要向保险公司详细讲解,以获取国际保险界的信任。
当时,黄作义被指派做发射保险采购的技术宣讲,为来自英国、德国、法国、加拿大、美国等国家的十几个保险公司代表答疑解惑。
最终,世界选择了相信中国航天。中国航天也没有让世界失望。1990年4月7日,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拔地而起,“亚洲一号”被送入预定轨道。
这次发射的成功,是中国航天向国际商业发射服务市场迈出的坚实一步,也给了中国航天进入商业航天领域的信心。
26年,全面开花结硕果
26年的时间足以让一名孩童成长为壮年。而对于中国航天来说,26年的时间也足以让它在商业航天领域全面开花结果。
在“亚洲一号”被成功送入太空后,中国航天的项目团队在积极承揽商业发射服务的同时,逐步将业务拓展至卫星制造和在轨服务领域。
1999年10月14日,长四乙火箭在太原成功发射中巴地球资源卫星,开启了我国在卫星整星制造领域国际合作的大幕;
2007年5月14日,长三乙火箭在西昌成功发射尼日利亚通信卫星一号,完成了整星在轨交付的国际化实践;
2012年9月29日,长二丁火箭在酒泉成功发射委内瑞拉遥感卫星一号,并通过在当地合作建厂、提供技术咨询服务,实现了遥感卫星出口零的突破。
……
一次次成功发射镌刻着中国航天奔向世界商业航天大潮的脚步。找准世界商业航天发展趋势,把准世界商业航天需求脉搏,是中国航天勇闯商业航天大潮的“心经”。
除此之外,以航天科技集团为代表的中国航天企业还将商业航天延伸至卫星运营领域。
去年11月21日,长三乙火箭在西昌成功发射老挝一号通信卫星,首次实现向东盟国家的整星交付。之后,航天科技集团与老挝合资成立老挝亚太卫星有限公司在当地合作开展地面运营,目前取得丰硕成果。
现役长征火箭系列
随着航天科技工业的不断发展,国内市场需求日益活跃,这也成为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开拓市场新的方向。
航天科技集团总工程师孙为钢介绍,集团公司在持续稳定提供通信卫星运营服务的同时,着力拓展商业卫星遥感领域,去年正式启动了“16+4+4+X”商业遥感卫星业务,目前星座项目进展顺利。
孙为钢说,年底前,集团公司将再次有“大动作”——首发两颗卫星,构建我国首个空间分辨率达到0.5米的商业遥感卫星星座,达到国际领先水平。2017年年中,还将以一箭双星的形式部署另外两颗同型号卫星。届时,我国将向国内外客户提供高质量的遥感卫星数据及增值服务。
事实上,在国内市场中商业航天的成果已经开始显现。
比如,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六号和长征十一号发射时,搭载了多所高校、科研院所研制的微小卫星,开展多项新技术试验,尽最大可能将优质资源和能力服务于社会。
新型长征火箭系列
努力,推动服务能力提升
中国航天从第一次成功执行商业航天发射任务到今天,26年中,还有哪些收获呢?
“首先值得肯定的是,航天商业化发展提升了我国航天产业的经济效益。我们在完成国家主任务的同时,主动进入国际市场,培育国内市场,补充了研发资金的需求。”孙为钢这样说。
不仅如此,孙为钢认为,商业航天培育了“长征”这一国际知名运载火箭品牌。
更重要的是,商业航天带动了我国航天科技工业的发展,研制和管理水平在此背景下不断获得提升,让中国航天在市场竞争中不断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大系统、复杂系统工程实施与管理控制能力已经成为核心竞争力。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我国商业航天业务的拓展,一大批熟悉全球商业航天市场的人才被培养出来,研制队伍也受到国际广泛认可,帮助我国航天事业不断认知市场、适应市场、开拓市场,让中国航天更加开放,更懂得如何合作,同时更加注重保护知识产权。
让人感到高兴的还有,航天商业化发展让中国加深了与世界各国的友谊,提升了中国航天在国际市场的地位,振奋了民族精神,树立了我国航天大国的形象。
26年,中国航天在商业航天领域历尽艰辛,这是成长。为了推动商业航天发展,也许只有航天人自己知道究竟经历了什么。
为了推动中国航天的发展,航天科技集团始终关注国内外市场变化,并通过实践不断推动发射服务能力的提升。
目前,航天科技集团已经形成现役运载火箭型谱,既包含常规运载火箭,也拥有具备快速机动发射能力的运载火箭,可以实现单星、多星、搭载等发射。这种一箭多星发射能力特别适用于当前小卫星星座的快速部署,在高稳定性发射的基础之上,成本价格优势非常明显,也提供了大量可靠的搭载发射机会。
据孙为钢介绍,针对市场需求日益多元化的特点,集团公司开展了多型新一代火箭的研制,力求为商业航天发展开拓更广阔的舞台。
为满足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以及快速响应的小卫星发射需求,航天科技集团推出了以长征六号和长征十一号为代表的小型化、低成本运载火箭。
同时,面向中型卫星发射服务市场的长征七号已于今年完成首飞。该火箭使用液氧煤油推进剂,无毒、无污染,同时大幅度压缩了火箭推进的燃料成本。并且,长征七号的防雨、抗风能力也非常优秀,为恶劣环境下保障发射服务的成功率奠定了良好基础。
在卫星研制方面,航天科技集团可利用卫星的生产、制造、检测等专业设施,充分保障微小卫星生产进度和质量,并提供优先搭载发射的机会。
方向,商业航天脚步坚定不移
2016年8月5日,《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实施方案》正式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这是我国首个国家级商业航天产业基地。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昭示着,我国商业航天发展的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事实上,长征十一号固体运载火箭总指挥杨毅强早已谙悉这一点。
据杨毅强介绍,2011年,美国航天产业销售收入高达445.9亿美元,占全球航天产业销售收入的64.1%,法国航天产业销售收入为56.4亿美元,而中国的航天产业收入则为16.4亿美元。
“销售数额的短缺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就是增长空间的巨大。”杨毅强解释说。
除销售空间巨大外,一直关注商业航天发展的杨毅强还感受到,当前商业航天的发展正赶上了政策利好。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强调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今年4月,国家航天局明确表示,“十三五”是中国航天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今年将编制《航天发展“十三五”规划》和《空间科学“十三五”规划》,发布2016年《中国的航天》白皮书,并推动航天立法及航天法规体系建设步伐。
另外,随着我国航天产业的飞速发展,在决策层的推动下,我国与其他国家在航天方面的合作也越来越多。
这只是宏观层面。回归到航天具体领域,杨毅强指出,在卫星领域,高通量、大型通信卫星成为通信卫星的主流发展方向,同时以低成本、新技术为代表的低轨小卫星需求迅猛增加,且多以多星组网形式出现。这些都将成为商业航天发展的契机。
“商业航天应用是公认的‘只受人们想象力的限制’,具有强大的适应分享经济资源和动力的两大功能,而分享经济作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也是民营经济发展的新舞台。”杨毅强认为,商业航天与分享经济的结合,将推动产业创新,两者都将如虎添翼。
未来如何走,谋划是关键。如何把商业航天领域的“想象力限制”打破,也成为中国航天发展的重要一步。
其实,对于未来我国商业航天发展,很多企业都已经作好准备,比如,航天科技集团一院已经提前谋划建立商业火箭研发、营销、融资平台。这一平台将以市场牵动研发,以资本助力创新,从研制型向产品、服务采购型转变。
而在航天科技集团的顶层策划中,我国商业航天的发展也将以弯道超车的方式谋划一盘“大棋”。
据孙为钢介绍,为继续努力提升我国商业发射服务的水平,集团公司将继续加强50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等研制,主动先行,为重型火箭顺利研发奠定坚实基础;继续升级发展已有新一代火箭,为我国探月工程的采样返回、空间站建设、深空和火星探测等大型任务提供有力支撑。
同时,航天科技集团还将在大结构先进制造等多方面开展新技术预先研究,为商业航天发展提供更深厚的技术储备。
值得一提的是,为配合国家改革,迎接日新月异的市场需求,航天科技集团将积极构建新的、更便利的商业发射服务体系,在满足国家任务要求的同时充分挖掘服务空间,为商业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尽最大可能为各类商业卫星和星座的部署提供快速、稳定、可靠的发射服务。
“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中国商业航天事业一直在进步,并且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中国商业航天发展的步伐一定会坚定不移。”孙为钢表示。(姚天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