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长征八号改进型火箭将于今年首飞的消息传来,备受市场瞩目。“届时,中国火箭公司将具备‘固液结合、海陆双发’的商业火箭一体化产业链能力。”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一院中国火箭公司董事长刘建介绍。
中国火箭公司的前身是成立于1998年的中国亚太移动通信卫星有限责任公司,2016年更名为中国火箭公司。2015年,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发布《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25年)》,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建设。这一年被称为中国商业航天元年,不少商业航天公司就此成立。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中国火箭公司确立了发展商业航天的方向,成为一院真正参与商业航天市场竞争的先锋队,开始对资本运作、模式创新、商业运营等展开一系列探索和实践。
“前景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回顾过去几年中国火箭公司在商业航天领域的发展历程,刘建这样说道。
春风吹拂,市场热起来了
今年,长八改火箭即将在国内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1号工位完成首飞。“文昌市已经建成了火箭总装测试厂房,我们将继续和当地共同打造生产制造发射一体化的模式。”刘建介绍。
从整个商业航天产业链来看,中国火箭公司是商业火箭发射服务商,其收入主要来源于长二丙火箭、长十一火箭、捷龙三号火箭以及将在今年首飞的长八改火箭等的发射服务。“商业航天,就是要盈利。”刘建透露,几款火箭的订单均稳步增长,公司2023年新签合同突破20亿元大关。仅今年年初,长二丙火箭和捷龙三号火箭就各发射1次、捷龙三号火箭预计2024年实施5次发射,长八改火箭的订单更是已经排到了2025年。2021~2023年,中国火箭公司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达到了68.55%。
几款“在售”火箭中,后立项的捷龙三号火箭和长八改火箭更特别一些——在火箭的立项、研制、生产和销售整个流程中,中国火箭公司和一院创造了新的模式。
以今年2月刚在广东阳江圆满完成第三次发射任务的捷龙三号火箭为例,中国火箭公司以目标成本为第一约束条件,推动火箭研制采用技术经济一体化的设计思路以及大规模运用模拟仿真技术。同时,中国火箭公司在山东海阳建立了具备独立开展综合试验能力的固体火箭总装测试基地,打造生产制造发射一体化模式。今年,该基地二期工程已建设完工,将具备年产20发火箭的产能,满足商业航天高频次、高密度发射的需求。
“根据公司长期规划,未来商业火箭相关总体设计人员将全部进入公司,我们将在公司设立商业航天火箭‘两总’,建立商业火箭总装测发队伍。”刘建透露,届时,公司将具备独立的火箭研制生产能力。
今年,北京、上海、湖南等多个省(市)出台办法、规划、行动方案,加速推动商业航天产业布局落地。作为一院在商业航天市场最敏感的“神经”,中国火箭公司切身感受到——在政策春风的吹拂下,市场热起来了。
“地方政府在发展商业航天产业上态度非常积极,政策上也纷纷加码。”刘建介绍,中国火箭公司已与北京亦庄、山东海阳和海南文昌等地的政府建立了密切联系。其中,北京亦庄是公司的注册地,而海阳与文昌则与公司“南液北固”的战略布局紧密相连。
在与海阳市政府的合作过程中,中国火箭公司已摸索出一套较为成熟的合作模式。2021年4月,中国火箭公司在山东海阳成立全资子公司——山东火箭公司,启动建设海阳固体火箭总装测试基地。当地政府对此给出了诚意十足的优惠政策:基地一期土地征收和厂房建设由地方政府出资,并以免费租赁方式提供给山东火箭公司使用,为中国火箭公司省去了上亿元的资金投入。“后续,这部分土地和厂房将以固定资产形式评估作价入股,注入中国火箭公司。”刘建说,当地政府持有企业股份后,可以长期享受分红。双方互利共赢,共同健康长远发展。
“我们也在与文昌市政府沟通,希望复制‘海阳模式’。”刘建透露,在后续与各地方政府的合作中,中国火箭公司也将继续秉承长期主义原则。
全面放开,是机遇更是挑战
春风不仅吹向中国火箭公司,更吹向每一个商业航天市场的入局者。2023年至今,多家民营火箭企业研制的火箭首飞成功,技术突破不断,发射稳定性逐步提升。
“目前我们在市场上有一定优势,这依靠的是一院在火箭研制技术上多年的积累,是产品高可靠性的口碑。”在刘建看来,当前国内火箭发射的供应能力还不能满足卫星尤其是低轨卫星客户不断增长的发射需求,竞争还没到最激烈的时候。但在未来的3到5年内,各家民营企业将陆续实现技术突破,火箭生产能力大幅提升,全面竞争也随之而来。
“首先,我们会优先选择具有良好发射纪录和可靠性认证的火箭。”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老客户时空道宇CEO王洋在谈到“需要什么样的火箭”时表示,出于这个考虑,时空道宇正在建设的吉利未来出行星座首个和第二个轨道面发射都选择了具有较长飞行历史和丰富发射经验的长征系列火箭。
不过对商业航天企业来说,价格也是重要考量因素。“随着民营火箭公司的发展,我们可以在更多的发射服务商中做选择,满足不同项目的需求。”王洋坦言。
“航天市场全面放开,对我们来说是机遇,更是挑战。”中国火箭公司战略部部长汤墨阳向记者列举出几个来自民营企业的竞品火箭,“蛋糕做大了,分蛋糕的人更多了,这也对中国火箭公司的业务产生了影响。”
“民营火箭企业报价可以比我们低20%。”在刘建看来,这背后有两个原因:一方面,民营企业火箭近两年纷纷首飞,这个阶段大家更注重的是打开市场而不是“赚钱”;而另一个原因则更加触及本质——民营企业火箭在成本控制上做得更彻底。
在过去几年,中国火箭公司一直致力于将市场机制引入火箭的设计、生产、发射等多个环节,把控成本和交付周期。“但想要真正地提升市场竞争能力,我们也许需要在体制机制上进行更加深刻的变革。”刘建说,“比如说,目前公司与分系统和供应商签订的是固定价格、单次发射的订单,未来,我们是不是可以用比例价格的形式合作,火箭售卖价格降价20%,供应商向我们收取的价格也跟着降价20%。”
未来几年,商业航天产业将迎来发展黄金期,面对蓬勃增长的市场需求,中国火箭公司的步伐正在加快:在火箭型谱规划上,除了长八改火箭,捷龙四号火箭也将在今年立项;2025年,公司将完成可重复使用火箭立项,一方面应对市场竞争,另一方面实现长期维度上的降本增效。瞄向更远的未来,中国火箭公司将以可重复使用火箭作为平台,拓展空间站货运、太空旅游、在轨补给等应用场景,占领可重复使用的技术高地,实现航班化天地往返运输,实现商业航天运输领域的跨越式发展……
迎着春风向前,中国火箭公司未来将坚定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对商业航天发展的顶层战略和整体布局,坚持主责主业定位,发挥好火箭总体的牵引作用,在新型举国体制下持续构建商业火箭技术创新体系,助力集团公司增强商业航天发展的整体竞争力。
(王小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