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科技四院以大推力发动机助推商业航天发展侧记

文章来源:中国航天报 发布时间:2024-03-29

“我们的规划设想与之非常吻合,说明我们是干对了啊!”提及今年商业航天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四院陕航集团董事长、西安航天商业火箭动力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简称火箭动力公司)董事长王世英止不住地高兴。

就在几个月前,四院敏锐把握商业航天发展态势,决定创立火箭动力公司,立足“整体式”和“分段式”两条技术路线,发布了6型商业航天用固体火箭发动机,供国内商业火箭公司选用。3月2日,集团公司在全面深化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第四十一次会议上提出要“坚定不移成为我国商业航天发展的引领者和中坚力量”;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接二连三的政策导向,与四院在商业航天领域的布局不谋而合。2024年开年,四院已获得十几亿元固体火箭发动机采购意向。

四院迎来商业航天发展的春天。

顶级配置助商业火箭屡破新纪录

今年1月11日,全球最大固体运载火箭引力一号成功首飞。这是全球首型采用固体芯级捆绑固体助推动力的中型运载火箭,起飞推力达600吨,可支持百公斤级卫星“一箭30星”发射。作为火箭的心脏,四院4型7枚大推力固体发动机是其实现最大推力的核心。至此,国内由四院提供全部固体主动力、助推动力的运载火箭已超过6型。

发展火箭、动力先行。固体动力以其灵活快速、操作便捷、任务适应性强的优点,成为商业火箭公司起步的首选。而作为我国固体动力“国家队”,四院每一次都以顶级配置牵引商业火箭刷新纪录。

从2008年开始,四院历届党委就高度重视,瞄准固体动力技术发展前沿和应用领域拓展,持续推动固体动力技术在宇航发射和运载领域的应用。2008年,四院组织团队率先开展了120吨整体式大推力固体发动机关键技术研究,以期在宇航运载领域拓得一席之地。“那一步很关键,有了那一步才有了‘长十一’,有了‘长十一’才有了如今商业固体火箭发展的局面。”王世英介绍,该型发动机的研制成功直接推动了我国长征系列首型固体运载火箭长征十一号的立项。

2015年,配备了120吨整体式大推力固体发动机的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首飞。“这对总体发展理念是一个冲击——除了液体,固体动力也能做运载。”火箭动力公司副总经理白彦军说,这是四院商业航天发展的雏形。

这一年也被认为是商业航天的元年,以蓝箭、零壹为代表的中国第一批民营商业火箭公司创立。四院一方面通过超前布局研发新型固体动力牵引新型固体运载火箭立项研制,另一方面开始将供应链往外延伸,由面向国家配套转为面向国家配套与面向市场并行“开枝散叶”。

2022年,四院新研固体动力助力3型以固体为主动力或者助推动力的运载火箭首飞成功——

2022年3月29日,我国首型固液捆绑中型运载火箭长征六号改成功首飞,火箭捆绑了4枚2米/2分段固体助推发动机。这是四院分段式固体发动机首次上天飞行、首次实现工程化应用。

2022年7月27日,当时我国运载能力最大的全固体运载火箭力箭一号首飞成功;12月9日,捷龙三号首飞成功,固体火箭运载能力再破新纪录。这两型火箭均采用了四院当时新研的直径2.6米级、推力200吨整体式固体发动机,与国际同类别产品相比,可谓 “顶级配置”。“力箭一号也是四院开始真正意义上配套商业航天。”白彦军说。

由四院研制的世界最大推力500吨整体式固体火箭发动机也已于2021年10月19日试车成功,预计将带动至少两型固体火箭立项研制,刷新我国乃至世界商业航天运载能力的纪录。

超前布局推动运载能力“步步攀升”

“要做商业航天的引领者,首先要做技术的引领者。”王世英介绍,早在2010年,四院就成立固体运载动力研究室,专门从事火箭发动机研制,确保四院在固体火箭发动机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

2020年,四院提出有关固体运载发动机的技术发展规划,超前布局推力50吨级、100吨级、200吨级、500吨级、1000吨级、1500吨级系列固体火箭发动机,为固体运载技术发展和商业航天打下固体动力的根基。在发展过程中,四院始终坚守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的信念,坚定走自主创新之路,不断加大自主投入。

大型化一直是固体运载发动机的主要发展方向,而进一步增大直径和分段对接则是实现大型化的重要技术手段。2015年以来,四院以“整体式”“分段式”两条路线,不断抢占技术制高点,极大提升了我国固体火箭大推力发动机的技术水平和快速进入空间能力。

在整体式方面,四院重点围绕1.2米级、2米级、2.6米级、3.5米级4个直径系列,实现固体火箭发动机推力从120吨级到200吨级再到世界最大500吨级的跨越,一步步挑战“固体之巅”。其中,直径3.5米500吨推力发动机是目前世界上直径最大、推力最大、工作时间最长的整体式先进固体发动机,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整体打基础,分段再提升。分段式发动机通过模块化组合装配,完美平衡了性能需求与研制能力的矛盾,是固体发动机推力走向更大、性能走向更强的必然。作为国内分段式固体发动机的开创者,四院从2010年至2020年,直径1米/2分段、2米/3分段、3米/2分段、3.2米/3分段的分段式发动机相继试车成功,能力不断攀升。

“基于500吨推力整体式固体火箭发动机,研制团队正积极开展直径3.5米级多分段式发动机研究,最大推力将达千吨级。”白彦军说。

“差异化路子”抢占万亿级市场

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4年国内商业航天市场规模预计约2.34万亿元。面对万亿级市场,四院党委书记任全彬表示,将与总体部门协同推进基于直径2.6米级、3米级、3.5米级的固体助推器运载火箭型谱优化,加快推进千吨级推力固体发动机需求论证,牵引大型固体火箭发动机的技术发展和工程应用,瞄准固体火箭芯级和重型运载固体助推需求,积极利用国家资源、引入社会资本,全力拓展固体动力在宇航运载和商业航天领域的配套市场。

“先搞固体、再搞液体、固液同步、重复使用是商业火箭常见的发展路径。”白彦军说,面对未来液体可重复使用发动机的发展趋势,四院走差异化发展模式,一方面通过技术迭代更新,进一步提升固体发动机技术经济性和竞争力,另一方面积极发展运载能力5吨左右的固体动力,同时与液体动力捆绑,作为固体助推发动机。此外,四院还将牵引总体单位开展固体可重复使用技术研究。除了液体动力的挑战,目前国内搞固体动力的企业异军突起,如何始终保持领跑地位,也是四院必须思考的课题。成立火箭动力公司就是其直面“棋局”、主动拥抱商业航天的关键一步。

王世英表示,一方面,火箭动力公司将联合一院、六院、八院等航天系统单位,在商业航天领域制定运载火箭发展的顶层规划,通过与集团公司内各商业航天单位的强强联合,应对不断加剧的竞争态势;另一方面,将“借助高效灵活的市场化运行体制机制,打破传统供应链体系,基于社会资源开展低成本固体动力技术研发,通过四院商业航天业务平台多渠道融资,为四院固体运载工程化发展的全流程研制条件提供坚实支撑,实现内外兼修、质优价廉,高效率专业化开拓商业航天发射市场”。

“后续,我们要从更高站位重新梳理发展路径,将商业航天落实到四院三年滚动规划和五年发展规划中,以商业航天反哺主责主业,把主责主业发展带来的先进技术、科研能力源源不断地注入商业航天。”王世英说。

贺喜梅 贺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