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一年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八院控制所研制的光纤惯组产品,圆满完成了全年13次宇航发射任务,成功保障了运载火箭的高密度发射。
步入新的一年,该所以十表光纤惯组精细化质量管理示范工程为抓手,将精细化质量管理理念融入产品设计、工艺、生产全流程中,将“管理制度+产保体系”和信息化手段等推广到整个运载型号光纤惯组产保工作中,开启了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设计过程:专业的人审查专业的事
三级审签制度一直是航天企业对图纸和技术文件实行校对、审核、批准的制度,旨在保证产品设计图纸和技术文件的完整准确。但如何将三级审签做实做细,避免流于形式,却是质量管理工作中的难点。控制所十表光纤惯组产保团队将目光聚焦这一常规工作上,制定了 “三级审签实施细则”并推广至多个部门。
三级审签矩阵表,规定了设计输入、技术条件、接口数据单等设计文件的校对、审核、批准人员资格,同时明确了各岗位的审查要素,并形成记录表,如电路图的“校对”主要对参数和指标要求进行校核,“审核”主要对设计的正确性、可行性、风险等进行审核,“批准”则对前述意见进行复议和仲裁。此外,该部门还设置了电路、软件、结构、工艺4个专业组,在整个产品研制生产流程中对产品设计进行专业领域的技术审核把关,进一步强化产品的专业化审查。
该所惯导部部长赵万良对三级审签制度有着清晰的认识:“专业的事要由专业的人来审查,才能切实提高设计、工艺等文件的规范性和正确性,把好产品质量的第一关。”
工艺过程:图文并茂的文件会“说话”
十表光纤惯组产品结构复杂,同时对生产工艺有着较高要求。为了让工艺操作人员能够全面了解产品装调的工艺规程,熟练掌握操作规范,产保团队同样没少下功夫。
“传统的工艺文件通过文字来描述一步步操作,往往较为冗长,且可能产生歧义。操作人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通常也没有那么多时间去仔细阅读和深入理解每句话的真正含义,从而就有可能引起操作类质量问题的发生。”团队负责人李强介绍:“所以我们想到用图文并茂的形式来展现操作指导书的内容,就好像指导书自己在给操作人员讲解一样。”
循着这一思路,产保团队将十表光纤惯组和光纤陀螺仪装调工艺规程进行凝练,汇编成24张看板式操作指导书。指导书以图示为主,文字说明为辅,内容涵盖质量要求、作业准备、检验内容、操作示意图等,同时注明操作要点、检验要点。“看板式的操作指导书简明易懂,一目了然,对操作过程的指导性大幅提高,保证了工艺操作的精准度,保证了产品质量一致性。” 李强说。
生产过程:焊点全检查,数据全记录
对于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十表光纤惯组产保团队则更多采用先进技术和信息化手段,提升过程控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长期以来,电路板焊点的检查都是老大难问题。以此次打造十表光纤惯组重点示范工程为契机,控制所通过引进先进技术,采用自动光学检查仪和视觉检测仪联合的方案,实现了电路板焊点的100%检查。
“目前,我们已完成了对十表光纤惯组02批4套接口电路板、电源板、温控板焊点的100%检查,在防止漏装、短路、空焊、贴反、多锡、少锡等焊接问题方面,效果很不错。”电装中心车间副主任彭小伟说。
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数据采集、分析及管理也是重点。目前,以十表光纤为试点建立的数据包管理系统已与所内的A5系统、MES系统、科生系统等信息化平台互通互联,实现了总计469份电子化数据的收集工作,同时采集基于科生系统的元器件筛选报告、原材料检验报告等信息。
“由此,产品研制生产过程中形成的设计、工艺、原材料、元器件、装配、调试、试验、测试等质量数据全部有记录可查,大大提高了过程量化控制和智能质量决策的信息化支持能力。”彭小伟说。(李柏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