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科技八院应用大数据提升产品质量侧记

文章来源:中国航天报 发布时间:2020-08-24

近年来,航天科技集团八院加强信息化能力建设,并在此基础上推动大数据应用的落地、落实、落细。从小小的元器件到完整的运载火箭产品,从设计生产到飞行测试,大数据应用正向着贯穿八院航天器制造的全流程迈进,为八院提升效率、提高产品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数据仓库提升元器件质保能力

在八院808所,有这样一个“数据仓库”,它汇集了从2012年至今十几个G的元器件检测数据,包括十六大类、40万批次共8000多万只元器件筛选结果。可以说,从元器件进入808所开始一直到出所,其涉及的产品数量、出厂性能状态、二筛检测结果和分析结果、使用问题等所有数据都被“记录在库”。

八院805所历史飞行数据分析现场。马林凯 摄

808所信息中心数据应用技术研究室专业总师杨积东介绍,这是808所在2019年打造的元器件检测数据仓库。该所从2016年开始着手利用大数据技术服务元器件业务,建立起数据应用实验室,利用大数据为元器件质保工作提供实质性帮助。

在前期考察阶段,808所以一款叫做“钽电容”的元器件为例进行技术应用可行性论证。研究成果也为供应商带来了实惠,供应商参考数据分析结果,通过优化工艺参数、严格质量手段等方式,大幅提升元器件产品的优良率。

808所所长助理兼元器件保证事业部部长楼建设表示,数据仓库一方面可以使元器件检测业务管理数字化、可视化,另一方面提升了问题数据检测能力,为元器件质量稳定性提供保障。

此外,808所将依托元器件检测数据仓库,以《航天型号元器件优选使用目录》应用管理为抓手,为设计师提供分析查询、自评估、智能推荐等参考意见,为质保工程师提供数据支持,为八院物资统型管理提供数据基础。杨积东介绍,这些新工具将于今年年底在八院内部全面应用。

汇聚起在研型号的数据海洋

从今年开始研制的两枚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拥有一项独特的“身份密码”。从单机产品开始到型号出厂评审,火箭全生命周期的各项数据都汇总在了805所工程大数据中心。未来,八院将在长征六号系列等新型运载火箭和现役型号上应用这款“全箭数据包”。

805所运载火箭领域数字化副总师纪海岽形象地介绍,工程大数据中心就像一个数据的海洋,在研型号的各种数据像江河湖泊一样汇流入海。

805所于2019年正式启动“基于产品全生命周期大数据中心”建设。作为研发全过程的数据中枢,大数据中心旨在有序治理该所抓总型号全过程各专业数据,形成了初具规模的数据资产。该项目2020年入选为工业和信息化部2020年大数据产业发展试点示范项目。

在大数据中心,从单机产品设计制造到试验交付再到飞行演示验证,所有数据都可查可追溯,并且能够与历史数据情况进行自动比对,特殊质量信息和质量过程将得到充分的重视。纪海岽举例,以前产品型号复查时,从总体到分系统再到单机,需要层层动员布置任务;而现在每一发火箭、分系统、单机都有节点,形成了完整的全箭数据包,能够快速定位出产品超差项,确定需要重点关注的质量信息。

该所信息中心副主任钱海鹏表示,新形势下,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数据准确、完整的策划与组织,并基于大数据技术挖掘分析其中的潜藏价值,对于提升总体设计能力、控制产品质量、追溯产品状态、型号任务经济指标风险科学评估以及复制历史成功模式等至关重要。

远程测试中心打破地域壁垒

运载火箭、飞行器远程测试中心是805所建设大数据中心和智慧研究所的重要一环。805所作为总体所抓总策划,数据链路从总体设计延伸到总装总测再到各大基地,逐步实现全面贯通。

运载火箭电气总体室副主任颜晓明介绍,远程测试中心数据库已经收录了50发长二丁、64发长四乙和长四丙火箭的飞行数据,这些飞行数据为后续火箭飞行状况的综合判断提供了有力支撑。目前,805所正在与六院合作建立运载火箭液体发动机故障诊断的专家库模型,未来还将努力实现运载火箭智能飞行、实时在线诊断等功能。

2019年年底打通与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的传输链路后,11月28日发射的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首次实现了远程测试中心与发射场的互联互通;2020年年初打通与文昌航天发射场的传输链路后,飞行器测试、运行参数实时传入805所,真正实现了运载火箭、飞行器的总装总测、在轨运行期间数据前后方实时联动。

钱海鹏介绍,八院远程测试中心首先是达到远程在线判读的功能,精准地控制各判读岗位设计师的工作时间,大幅度减少发射场数据判读人员数量;同时可以实现对飞行数据的实时监控,出现异常现象能够快速、实时在线调动后端资源进行故障诊断、分析剥离、问题归零;此外,任务试验大数据分析系统、数据诊断系统以及后方专家团队紧密配合,能够有效支撑前方试验任务,提升任务效率与可靠性。(代振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