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科技六院11所源动力公司赢得市场青睐之秘诀

文章来源:中国航天报 发布时间:2022-03-31

航天科技集团六院11所源动力公司于2014年归核重组正式运营,短短8年时间,从零起步,逐渐成长为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去年,该公司累计营业收入逾11.3亿元,新签合同逾20.9亿元,再次实现大幅度增长。今年开年不到2个月的时间,该公司克服疫情影响,连中5单,签约逾2亿元,实现良好开局。

一家利用航天液体火箭发动机优势技术,深耕节能环保、绿色发展的企业,靠什么赢得市场青睐?源动力的答案是:以“技术+产业”双核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

硬核技术打造核心竞争力

“从成立之日起,我们便深知,惟有创新才能占领技术高地,惟有持续创新才能把握核心竞争力。”源动力公司总经理杨国华介绍。

多年来,该公司持续推进新方向、新技术、新模式论证,着力构建“应用一代—发展一代—预研一代—探索一代”技术发展体系,加快实现研发项目的产业化应用及推广。

围绕一批重点产业化项目进行关键技术攻关,该公司建成了六院首套集研究开发、实验试验、技术验证及转化为一体的现代化、专业化、全流程、多功能节能环保系统性研究平台,同时积极利用试验平台推动核心能力提升,快速实现工程化、产业化。

源动力公司副总经理李文孝将铜箔成套装备业务定位为铸造产业链高价值端的“关键一环”。在他的带领下,该公司特种装备事业部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持续引领高精锂电铜箔装备发展趋势,团队还斩获了全国创新创业比赛金奖。“我们的目标就是世界第一。”李文孝说。

2017年,该公司自主研发6微米超薄锂电成套装备,各项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20年,该公司自主研发4.5微米极薄锂电铜箔装备,打破国际技术壁垒。仅2021年,该公司铜箔成套设备新签合同突破11亿元,同比增长近300%,同时拉动相关技术工艺水平整体提升,为我国高精度电子铜箔与锂电铜箔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奠定坚实的装备基础。

此外,该公司中标国内首个钢铁高炉煤气源头精脱硫示范项目,完成初步设计及审核,通过集团公司研发项目开题评审,基本完成设备采购、土建施工工作;实现PPR危险废物多工艺协同危废处置技术示范工程验证及工程化应用,联合六院承揽的国内首个修造船固废处置项目并正式投产;首次将高效节能燃烧技术应用于废气环保治理领域,在实现废气废液净化的同时节约能源、回收热量,项目已顺利投运。

“十四五”以来,11所源动力公司根据新发展阶段的新要求,逐步形成“双引领、四布局、多支撑”发展思路,按照“横向同心圆放大,纵向产业链延伸”模式,实现各分支技术的智慧协同、多种业务模式的相互耦合、金融手段的充分运用,从单一领域治理工程向“投、建、管、运”的产业链经营,“气、水、固、能”多系统整体解决方案拓展。

2021年,该公司在奋力前行中收获了来自各级组织、上级单位、行业主流媒体的高度认可,获得众多荣誉。

围绕产业链创新发展模式

“持续提升产业发展竞争力、创新力及国际化经营水平,探索产业创新发展模式,着力扩大国际化业务市场份额及品牌影响力。”杨国华介绍说,“我们不仅创新技术,更创新模式。”

依托于航天平台资源优势,源动力公司围绕业务发展对资源要素进行合理配置,建立起“大客户+行业+重点区域+代理商”联动体系、两级市场运作体系,实现重点跟踪项目大范围、全覆盖统筹优化配置与中小范围的深度优化配置相结合,持续加大商业模式转换力度,提升项目风险管控力度,在投资建设运营项目上实现新突破,促进创新链、产业链以及市场需求有机衔接。

在第十三届珠海航展集团重大项目签约仪式上,源动力公司与安徽晋煤中能化工签订合同20亿元,围绕现代煤化工“绿色融合”综合能源环境解决方案的合作目标,就锅炉动力系统、废水近零排放等开展合作;与江西铜业集团有限公司签订合同10亿元,围绕铜箔生产设备核心装备及技术支持、节能减排及环保改造开展合作。

遵循统筹优化、内外联动原则,该公司持续推进产业经营精细化管理,激发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该公司开展数字化三期建设工作,结合ERP+PLM系统建设,打造“航天智慧环保管家”数字化服务体系。同时,该公司在现有工程设计环境工程专项甲级、环保工程专业承包一级的基础上,新增施工资质市政二级,建筑机电安装工程、消防设施工程一级资质。

站在新征程的起点,源动力公司有了新的目标,杨国华说:“我们将贯彻落实集团公司第八次工作会议精神,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等国家重点战略,将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紧密结合,以‘能源环境综合服务’为牵引,激发产业活力,聚力‘技术+产业’双核创新驱动,聚焦重点项目精准施策,瞄准全年目标任务奋力冲刺,推动企业发展再上新台阶!”(徐璐 王盈 宫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