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把握技术发展路径 奋进航天强国建设新征程

文章来源:中国航天报 发布时间:2022-09-02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吴燕生在署名文章《全面系统准确把握“三高”全面发展理念》中提出:“我们必须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加强创新驱动和军民融合发展,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坚决把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作为融合发展的航天科研单位,在60余年的发展中,六院北京11所贯彻落实国家科技发展政策,瞄准国家重大航天工程任务需要和国民经济发展需求,不断创新技术和发展模式,科学把握技术发展路径,走出了一条符合自身特点的“军品立所、民品兴所、融合发展”之路。

一、“双轮驱动”促创新 融合发展谱新篇

当今世界正处于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航天领域的竞争越来越成为科学技术的竞争。面对构建“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发展模式的新形势新要求,北京11所党委和领导班子深刻认识到,科学把握技术发展路径,不仅是应对科技竞争的需要,也是提升研究所自身发展特别是技术创新能力的根本保证,更是适应“三高”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双轮驱动”这一发展路径,推动了北京11所的跨越发展。1958年,北京11所以发动机技术为主业建所,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经济发展形势,自1984年开始逐渐探索开拓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市场,以型号技术为母体,衍生了服务于国民经济的航天技术应用产业技术。北京11所坚持走“双轮驱动”这一发展路径,逐渐形成了以航天运输系统氢氧发动机、姿轨控动力系统、空间温控系统、新型发动机及新型组合动力等为代表的动力技术体系。并依托液体火箭发动机技术,以“国家特种泵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创新平台,形成了热能工程、流体与旋转机械、特种泵阀三大专业领域,设计生产了热能工程、加热炉、高速泵、安全阀、特种阀、破渣机等主导产品,研制了一大批技术性能先进的装备和产品。在技术转化的过程中,北京11所实现了从型号技术性能型、飞行保成功型向民用领域寿命型、安全型转变,发动机系统转化为过程工艺系统。

沿着“双轮驱动”这一特色发展道路,截至2021年年底,北京11所实现营业收入近40亿元,圆满完成了载人航天、北斗导航、月球探测、火星探测、空间站建设等重大航天工程任务,履行了液体动力主力军的神圣职责,为实现“三高”全面发展贡献了智慧和力量。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形成了系统完备的技术体系,服务于能源化工、石油化工、煤化工等国民经济主导行业,是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神华集团等重点石化、煤化工企业的优秀供应商,有力支撑了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的精彩呈现,并与众多国家工程形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打造出多个实力雄厚的国产化示范工程。

二、“六大导向”明重点 把准脉搏再向前

航天事业是强国安邦的战略基石,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引领,是支撑世界一流军队的中流砥柱。结合当前面临形势和集团公司“三高”全面发展的要求,北京11所将从六大导向发力,科学把握技术发展路径。

一是以目标为导向。结合集团公司“三高”全面发展要求和六院“八年九机 争创第一”目标,对标高密度发射和装备快速交付的要求,提升高质量保证成功的能力。以构建航天技术应用产业新体系为发展指引,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化进程,做大做强做优关键核心航天技术应用产业。

二是以问题为导向。聚焦故障模式识别和向下游延伸落实还不到位、质量管理精细化程度还有差距,产保建设、数字发动机和基础研究的能力还需提高等问题,北京11所采取措施,补齐短板。重点突破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发展中的瓶颈,克服市场开发工作的不均衡性,提高新兴市场开拓能力。

三是以需求为导向。紧密围绕航天重大工程需要和市场需求,充分满足用户关于产业种类、质量、价格、服务等全方位的需求,促使北京11所技术水平与航天事业发展、市场需求相吻合。

四是以创新为导向。综合多种手段打造多要素联动、多主体协同的创新生态体系,在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模式创新、产业创新等取得突破,实现北京11所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五是以能力提升为导向。全面提升科研生产等各项能力,对接国家战略部署,充分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用,切实维护国家主权和空间权益。立足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提高产业质量、产业效率和产业效益,实现航天技术应用产业技术的倍增和溢出效应。

六是以培育创新型人才为导向。技术的竞争本质是人才的竞争,要围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深入推动人才强企战略,打造科技创新主力军,聚天下人才而用之,提升人才本领,保持创新活力。

三、“六大措施”齐发力 握牢科技主动权

面向未来,必须坚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航天强国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三高”全面发展理念,聚焦北京11所主责主业,以全面实现液体动力“三高”全面发展“232421”基本战略为统领,科学把握技术发展路径,牢牢把握科技主动权。

建立型号产品保证体系,提升高质量保证成功能力。履行强军首责,围绕三年质量提升,集团公司强化液体火箭发动机质量管控意见的落实,建立产保组织体系、产保标准体系、产保文件体系,培养一支专业技术强、技术经验丰富、质量管理水平高的产品保证队伍,建成一套适应北京11所型号研制和可持续发展的产品保证体系,全面提升质量管理水平,提升保成功能力。以“能力导向、瞄准一流、系统策划、协调匹配、分项建设、评估提升”为主要思路,突破传统管理思维与组织模式,实施卓越产品行动。

加强基础研究和技术探索,提升产品可靠性和技术水平。依托低温液体推进重点实验室,建立基础研究能力和基础研究体系,提升基础性、机理性、前沿性技术研究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以我国氢氧火箭发动机已有的研究成果和初步的研发体系为基础,以解决现役、在研发动机研制过程基础、瓶颈问题和夯实预研发动机关键技术攻关应用基础为导向,开展低温基础研发能力建设,掌握低温液体动力涉及的核心学科基础理论,解决低温液体动力系统研制中出现的深层次问题,消除目前各基础技术领域的薄弱环节;形成共用与基础技术标准和规范,进而提高我国液体动力系统的可靠性、性能和综合技术水平,为实现我国全面建成世界航天强国的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推进产业技术优化和升级,挖掘和培育新的市场增长点。加大研发投入,加强研发能力建设,持续推进技术优化升级、新产品研发和技术转化。探索先进燃烧、大型特种锅炉、盐资源化利用、危废玻璃化处置、工业污盐治理及资源回收技术;以废塑料化学回收、油泥深度处置、城市生活垃圾热解无害化处理技术商业化示范项目落地为突破口,推动航天热解技术的工程应用和系列化、撬装化技术的开发;以解决工艺关键核心阀门技术为突破口,形成流体控制系统解决方案;聚焦苛刻工况高附加值阀门产品和新能源领域产品技术,实现智能安全阀的推广应用。发挥大数据、互联网、在线监测技术在设备全生命周期中的作用,提升产品附加服务和运行可靠性,实现高技术内涵的产品+服务模式。

建立健全创新机制,支撑科研生产模式转型升级。建成体制完善、机制健全的研发技术创新体系,推动科研生产模式向数字化并行协同转变、经营管理模式向精细化集中管控转变,最终各型发动机实现基于模型驱动的全生命周期数字化协同研制,科研生产与经营管理业务实现信息化统一管控,形成数据实时共享、管理规范精细、研制协同高效的经营管理和科研生产数字化体系,助力液体动力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融合发展。

构建合理高效的融合发展能力布局,提升持续发展能力。以可持续发展需求为导向,以高质量、高效率和高效益为标准,结合上级和属地有关要求,统筹好型号与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当前与长远等衔接关系,围绕运载火箭更新换代和高强密度发射、动力系统批量化生产、产业化模式调整等新发展要求,从空间区域、研制流程、能力结构水平等维度进行系统谋划,全面完成能力布局优化,提升资源配置的能力。

强化人才队伍支撑,打造科技发展主力军。加大海外人才、省部级以上专家等高层次人才的引进。依托重大项目和平台,大力培养和选拔创新型人才和领军人才,建立与产保体系建设、精细化经营管控、基础研究、数字化要求相适应的专业队伍和技能人才队伍。树立开放融合、创新互促的发展理念,联合外部创新力量,在技术研发、人才培养、能力建设、市场开拓、创新创效等方面积极与外部科研机构、大学、企业开展合作,发挥校企联动作用和科技领军企业市场需求、集成创新、组织平台的优势。立足航天专业和航天应用技术产业发展需要,坚持“以奋斗者为本”,为奋斗者创造施展才华的条件,加大对创新型人才的激励力度。大力弘扬“一定要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的六院“院魂”,深化“讲初心使命、讲航天精神、讲品德修养,学专业知识、学标准规范、学工匠模范”活动,激发队伍的创造力、创新力,为科技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和保障。

在后续工作中,北京11所将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航天强国建设的重要论述为引领,心怀“国之大者”,进一步深入学习领会“三高”全面发展理念,科学把握技术发展路径,攻克和掌握核心关键技术,培育新产业方向,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通过融合创新,形成合作共赢、军民互动、总体和谐的创新生态,走出一条科技自立自强之路,为支撑航天强国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航天科技集团六院北京11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