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科技七院692厂坚持推进智能化工厂建设、赋能科研生产模式转型侧记

文章来源:中国航天报 发布时间:2025-03-07

2025年伊始,来自我国的开源AI模型DeepSeek爆火。节后一开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七院692厂立即将该AI大模型在工控网进行本地部署并开展了应用测试,召集厂内各系统的专家展开讨论,探索该模型在科研生产中的应用场景。

能够毫不犹豫上手抓AI大模型开源的机遇,在工厂内部的工控网打通所有数据接口,实现数据的统一安全采集管理和利用,得益于该厂积淀多年的智能化建设功底。

八年之功 从数字化到智能化

“万事开头难,那个时候有几个人会相信航天火工品生产企业能够实现数字化、智能化呢?”回首8年来全程参与的智能化转型之路,692厂信息化工程副总设计师张新伟深有感触。

2017年,692厂从一场数字化大讨论开始了自己的数字化工厂建设之路。经过努力,该厂先后实现了各项业务的数字化覆盖和数据的全面采集、实现了流程的数据驱动,各类自动化生产线建成投用,尝试替代原有的手工操作。2020年年底,该厂宣布初步建成数字化工厂。

2021年起,692厂在巩固数字化建设成果的同时,又把智能化工厂建设提上日程。

据张新伟介绍,692厂的智能化工厂建设是按照“两内核三应用一关键”的总体框架展开的。其中,“两个内核”是大数据中心和智能技术。692厂通过大数据中心实现数据应采尽采,形成数据仓库。智能技术则是对数据进行智能化加工、服务的技术手段,包括数据分析、深度学习、数字孪生等各种类型。以这两个内核为支撑,该厂从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综合保障3方面进行智能化应用开发,力求实现智能化辅助决策和流程自动运转。

“当前看来,692厂智能化工厂建设取得初步成功,效果初显。”张新伟谈起智能化工厂建设的成果,语气里饱含自豪。

管好数据 建设大数据中心

692厂信息化建设中心副主任苏传阳深度参与了智能化工厂建设,按照他的说法,智能化工厂好比一幢大厦,数据就是构成这幢大厦的砖石。因此,数据管理是建设智能化工厂的必修课。

2022年4月的一天,692厂大数据中心发布招标,这在当时算是业内的新鲜事物,短时间内居然收获了5000多次的浏览量。在外部合作伙伴的协助下,项目实施团队从平台部署和数据治理两条线推进大数据中心建设,当年就实现了有关业务数据的全面采、存、管、治,实现了数据的初步运用。

692厂组建专门的数据服务技术团队承担大数据中心日常运维、质量监控、模型开发等工作职责。截至目前,这个团队承担了数十个数据运用相关课题,涵盖数据分析建模、数据指标开发、数据质量提升等各方面。

为了保障数据质量,大数据中心对数据架构、数据模型、数据标准等数据资产管理的9个方面进行全面管理。

同时,692厂大数据中心还打通了各类数据应用类型,结合数据的使用人群与分析系统,形成了数据资产应用与服务运营体系。基于此,各层级管理者能轻松获得各自关注的指标数据。

用活数据 推进智能辅助决策

在完成大数据中心和数据管理体系建设的过程中,692厂开发出诸多智能化应用。

智能辅助策划模型立足于岗位、人员、产品零件清单、工艺、工时等生产基础数据和计划、库存、派工等实时数据,可以对工厂所有在线计划的资源占用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对新接收订单的资源需求进行分析,同时能迅速对客户订单给出准确的交付期。

智能排程平台以产线生产计划和动态扰动事件为驱动要素,综合现场人员、设备、生产资料等条件,提供切合实际的瓶颈分析及资源配置分析,有力支撑生产现场的产品交付周期评估和瓶颈识别,目前已在10余个现场执行了上千次排程,提升了现场管理效能。

危险作业场所典型违章行为AI智能识别与监控系统则对该厂近5年来的高安全风险作业现场视频数据进行学习,建立起视觉AI算法模型,能对人员穿戴和场所定员管理进行实时监测。

据苏传阳介绍,通过数据应采尽采、数据分析决策、虚拟生产演算等技术应用,692厂已逐步形成了整体性、适应性、自主性的智能化网络格局。后续,智能辅助决策在该厂的应用场景还会越来越多。这也是他们看到开源AI模型DeepSeek就立即着手利用的原因。

行百里者半九十,致胜利者积跬步。接下来,692厂还将按照集团公司数字航天建设要求,继续为建成高度集成、自适应、去人工的航天火工特色智能化工厂而努力奋斗。

杨闻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