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航天科技集团七院七部产品发展的日益精细化和复杂化,结构专业向着“轻量化、长寿命、高可靠、低成本、智能化”方向发展。为提升总体能力、提高产品竞争力,七部6室抓准部门形势任务教育这一关键,从“赋能、提质、增效”层层推进,为项目研制攻坚提供了有效助力。
围绕中心,
筑牢思想堡垒让使命入脑入心
“目前,面对多项目研制生产任务并举的发展形势和严峻的质量形势,大家要对当前技术能力、管理能力现状保持清醒认知,聚合各方优势力量,彻底解决问题,加强总体技术和产品抓总能力。”去年6月,6室开展形势任务教育专题党课,将思想迅速统一到部党委对形势任务的研判上来,把行动坚决落实到重点任务上来。
通过对党的创新理论的学习,6室积极引导职工站在党和国家战略高度,大力推动国防装备现代化的战略部署与研究室在推动七院强院发展中承担的任务相结合,准确把握发展目标,激励党员干部职工持续发扬攻坚克难的精神和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努力提升能力水平。
凝聚人心,
多维度大力传承弘扬航天精神
航天精神是航天人的信念之源、力量之基,是激励航天人奋勇向前、追求卓越、勇于探索、协同合作的内在驱动力。6室始终将传承弘扬航天精神作为部门形势任务教育的重要内容,系统性加以推进。
“虽然目前形势严峻,但我们依然要坚定信心、主动作为,扎实做好各阶段工作,将保成功措施策划全面并落实到位。”在去年9月召开的6室保项目成功动员会上,室主任语重心长地说。6室组织开展项目动员会、保成功工作会、任务成功表彰分享会以及国旗下宣誓、队旗下签名等活动,充分利用充满仪式感的方式和平台,激励干部职工拧成一股绳,团结一心干事业。
矢志创新,
头雁引领夯实创新创效平台
作为七部结构总体,6室致力于打造性能更好的飞天“冲锋衣”,他们深知唯有创新才能提升产品的竞争力,从而开拓更广阔的市场推动七部高质量发展。
6室积极打造各类创新创效平台,通过培养高素质的航天人才有效驱动技术创新,让员工有平台、能干事、干成事。
聚焦前瞻性、先导性和探索性技术方向,六室通过“以赛励才、以训育才、以评促才”三位一体形成合力,提升设计师技术创新创效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该室结合岗位夯实工程,争取支持项目创新政策、项目基金,帮助职工参与各类创意构想、创新项目、创新课题等,以集团公司钱学森青年创新基金、院部级青年科技创新创效成果评选、QC小组评选等为舞台,结合职工研究方向协助申报,在提升员工技术能力的同时推选出高品质的创新成果、促进成果落地。
同时,该室举办了多届技能比武大赛模拟产品研制全流程,共征集到20余项成果,其中2项作品荣获“空天防御杯”全国结构优化设计与3D打印大赛二等奖和三等奖。
正中靶心,
强化作风坚决打赢研制攻坚战
“圆满完成项目研制攻坚任务,是形势任务教育的靶向所在,必须要提升设计能力和产品质量,着力解决设计的短板和难点问题,争取一次成功。”质量分析会上,室主任立足现状提出新的质量要求。
过去一年,面对高强度的项目研制任务和严峻的质量形势,为有效化解产品质量风险,6室开展了一系列质量学习活动,提升全员质量意识。
该室3月开展以“十名主任设计师破十题”为题的设计质量能力提升活动,从征集的39项问题中选出了“十项问题清单”,按照“一名主任以上设计师+一名主管及以下设计师”的原则自行组队选题和破题,为员工提供思维“碰撞”平台;6月,开展“质量知多少”“应知应会”等系列的质量答题竞赛活动,将“被动训”与“主动学”相结合,引导教育员工将质量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达到了强基固本、以训育才的目的;9月,开展“压实责任控风险,凝心聚力保成功”等主题实践活动,深刻学习质量工作案例,重点引导员工从认识、能力和作风上剖析问题,深入开展系统性反思交流,找准找实改进方向,切实将“质量就是生命,质量就是胜算”的理念入脑入心。
通过多角度多维度的形势任务教育,6室全体职工创新创效热情高涨,研究室专业能力稳步发展,目前,已取得多项技术成果,为推动七部加快“高精尖”科研人才的培养、打造发展新引擎、形成攻坚新动力,起到了积极作用,实现了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为航天强院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单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