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航天科技集团四院401所的科研楼里,一室测控组正展现出科技攻关的奋斗图景。这支由党员骨干领衔的科研尖兵队伍,以红色引擎驱动技术创新,在测控技术领域努力书写着“十四五”攻坚的“硬核”答卷。
党旗所指即是攻坚所向
当那项重点试验任务下达时,摆在测控组面前的是前所未有的挑战:试验要求同步采集近300路推压力、温度、热流、空压、振动、冲击、噪声等多种信号,而现有设备单台仅支持180路信号采集。
“传统分散式采集不仅需要人员多、效率低,更可能影响数据关联性。”技术研讨会上,支部书记卫莹掷地有声的话语叩击着每个人的心弦。
面对技术困境,党支部迅速组建“燃梦”党员突击队,将党小组会开在技术攻关一线,在48小时内形成了“集成化采集”技术攻关方案。
测控间的电子时钟记录着不眠的日夜。党员工程师们带领团队昼夜比对10余种采集设备技术参数,最终锁定分布式采集系统。“就像给传统设备装上‘智慧大脑’,每个采集模块既是独立单元又是整体网络节点。”技术骨干小陈兴奋地解释着创新方案。
面对系统兼容性难题,他们创造性提出“自行开发格式转换软件+多重数据融合”的双重解决方案,更快、更准地实现完整的数据处理,成功打通传统采集模式的“信息孤岛”。
红色基因激荡创新动能
试验当天,近300路信号数据完整获得!
当听到宣布数据有效时,激动又自豪的表情浮现在大家的脸庞。这场技术突围是一场大胆的全新尝试,不仅实现了采集效率提升50%,更实现了不同采样率、不同供电方式、不同接线模式的传感器一体化采集,缩短了试验周期,降低了试验成本,提高了人员工作效率,开创了多参数智能关联分析的新模式。
望着密密麻麻却井然有序的数据流,老专家感慨:“这哪是简单的软件升级,可以说是测控技术体系的全新摸索!”
攻关成功后的测控室内,一室已经铺开新的蓝图:基于此次技术突破,测控组正规划向着“智慧测控2.0”迈进的六步走战略。青年小孙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满技术要点。小孙说:“党员导师制让我们在实战中快速成长。如今,一体化多参数采集技术已在三个重点产品推广应用。”
走进一室党支部阵地,党员承诺栏新增了一行遒劲字迹:“攻坚决胜‘十四五’,点燃奋进新引擎!”透过明亮的玻璃窗,那些俯身工作的身影与党旗的轮廓渐渐重合,仿佛在诉说:当红色基因融入创新血脉,航天报国的征程永远充满澎湃动力。
在这片创新的热土上,一室测控组正以党建为引领,续写着新时代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的崭新篇章。
(曹莎)